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 部委在行动

2014-11-27 07:34 来源:半月谈网

  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

  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依法治国,关键要看如何落实”成为各界的共识,也折射出老百姓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期待。中央各部委在四中全会之后,也正通过各项举措加快落实四中全会精神。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政府如果不依法办事,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小事中感受不到公平正义,那他对政府就没有信心。”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袁曙宏说,“小康不仅是物质的小康,也是公平正义的小康。要使人民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必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袁曙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正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条例,重大决策的程序也要法治化。

  关于四中全会提出将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袁曙宏表示,法治意识素养高、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提拔使用;特权思想严重的,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调离领导岗位;发生严重的违法事件、产生恶劣影响的,要依法严肃处理,这才能对法治真正产生推动作用。

  公开公正、廉洁高效也是法治政府的要求之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李朴民日前表示,发展改革委政务服务大厅将于今年12月初试运行,初步确定13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在政务服务大厅受理。李朴民透露:发展改革委着力强化自身约束,规范程序,提高效率,抓紧建设网上审批系统,并已开始试运行,审批的公开透明度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重大决策的公众参与是建设法治机关的重要方面。“今后,我们对职权范围内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包括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规章和重要规范性文件作出决策前,都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充分听取公众或社会有关方面意见。”李朴民说。

  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不可少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常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邱学强日前透露,中央批准成立新的反贪总局,打造中国检察特色反腐败专门机构。

  邱学强表示,此次改革的主要特点是整合力量、优化职能,从有利于最高人民检察院集中精力直接查办大案要案,有利于强化对下业务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指导,有利于破除制约办案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出发,成立新的反贪总局。新的反贪总局成立后,职能配置更加科学,办案力量进一步增加,领导班子进一步配强,局长由一名副部级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兼任。

  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这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10月25日,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传递出一系列反腐倡廉新信号。

  围绕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不仅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着重规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做到要义明确、简明易懂、便于执行,还进一步强调了“时间表”——确保到建党100周年时,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有了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还要自觉运用这些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国家行政学院政府法治咨询研究中心主任杨伟东说。

  反腐方面,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近日也公布了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巡视“整改清单”。从14个地方和单位的整改情况看,工程建设等领域腐败多发、“一把手”频频涉案、“小官巨腐”等顽疾正在得到初步治理。巡视工作带来的积极变化,反映了党中央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坚定决心。

  “只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和解决腐败问题,才能从运动反腐到制度反腐,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说。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表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的目标,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用法治规范网络空间的行为。

  鲁炜表示,国家将出台APP(应用程序)管理办法,并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他说,我们已经发现一些APP侵犯了网民权利,对其进行管理,是网络空间法治化的重要体现,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也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网络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经济方面,加快法治央企建设也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11月4日举办的中央企业法制工作会上,国资委明确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努力将中央企业打造成为对外依法经营、对内依法治理的法治社会模范成员,并提出今后五年中央企业法制工作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力争三分之一以上企业法制工作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毅指出,要加快法治央企建设,扎实推进法制工作新的五年规划,始终坚持在法治的框架内规范改革,在法治的引领下推动发展,不断增强企业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进一步强化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

  如何进一步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委主任孟建柱在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会议上强调要把平安建设放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局中来谋划,用法治思维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把法治方式贯穿于平安建设全过程。要把依法办事作为基本要求,引导政法综治干部把法治内植于心、外践于行,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引导群众通过法律渠道表达诉求、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要善于从法律层面思考问题,在法律框架内研究解决办法,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记者 周畅)

责编:李宜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