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短信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用户不胜其烦。监管部门虽然屡屡出手,但始终如难以治愈的牛皮癣,从未被有效根除。
为彻底根治垃圾短信问题,工信部近日发布《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对于违反规定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和短信息服务提供者,最高可处以3万元罚款。最新的消息显示,该规定将于12月底正式出台。这个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严”的治理新规,能否清理干净垃圾短信,还百姓一个安静的手机?
谁在制造垃圾短信?
工信部此次重拳打击垃圾短信的规定,明确了未经用户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都属违规。同时它进一步畅通了用户维权的渠道,明确了如何举报、向谁举报及触犯规定后所受处罚。工信部电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17日向新华社记者透露,该规定待12月5日征求意见结束后将上部长办公会进行汇总和适当修改,于12月底正式出台。
该规定的出台,得到了广大用户的支持。近年来垃圾短信“轰炸”已给消费者造成极大困扰。“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受访用户平均每周收到垃圾短信12条。8月份,腾讯手机管家用户举报垃圾短信达到5373万条。
记者采访发现,垃圾短信主要来自三类“黑工厂”。一是普通手机卡,就像平常用手机发送短信一样发送“点对点”垃圾短信;二是短信端口,如果发送短信的号码是以106开头,就是利用端口发送的;三是“伪基站”,当用户经过其辐射区域时,就会收到垃圾信息。
据了解,不同来源的垃圾短信整治难度也不同。对于“点对点”垃圾短信,目前治理手段已趋成熟。2013年工信部全面推进手机实名制,实现了对个人号码发送垃圾短信的溯源和处理。“伪基站”虽是最难打击的发送方式,但由于其本身就违法,因此除了通信部门,公安部门也在打击。
但对于端口类垃圾短信的治理,则长期处于“拉锯”状态。2008年工信部就开展垃圾短信整治专项行动,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总是无法根治。如果上网搜索“短信群发”或“短信平台”等关键词,依然会发现大量靠群发短信为业的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接近七成受访用户认为垃圾短信数量在减少。但在垃圾短信的庞大存量面前,这种改善离百姓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