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主通讯社记者眼里的两届“中国APEC”
在位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内的新华社APEC报道中心工作台上,有一本《中国对外新闻: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专辑》,泛黄的纸页上刊载了217篇新闻稿。
“这些都是2001年上海APEC会议的报道成果。”新华社总编室副主任倪四义翻看着当年的稿件,感触良多,“一晃13年,中国再次主办APEC,会务组织、技术保障、议题形态、媒体竞争……方方面面的变化太大了!”
新华社是本次APEC领导人会议的东道主通讯社。和倪四义一样先后参加上海、北京APEC报道的新华社记者不下十位,包括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外事室主任钱彤和对外部英文发稿人袁晔。紧张忙碌的采编工作间隙,3位资深媒体人聊起两届“中国APEC”新闻报道的点点滴滴,无不感慨短短十数年,恍如两个世代。
从“准备入世”到发出“中国声音”
上海APEC期间,袁晔的主要任务是“围堵”时任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和报道会上的经贸议题。而积极准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是那一年中国在APEC上频频发出的信号。
在一篇稿件里,他引述石广生的话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为亚太地区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合作机会,这将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和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北京APEC会议周启幕3天来,袁晔签发的稿件里谈得最多的是亚太自贸区、互联互通和亚投行。题为《八大关键词透视APEC北京会议》的稿件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表现抢眼的亚太地区经济也面临不小挑战。此时,世界对中国经济发挥更加强劲的带动作用给予更多期待,对中国在APEC北京会议上所传递出的声音、所提出的方案更加关注。”
“13年来热门议题的变化,反映的正是中国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袁晔回忆说。他说,2001年中国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急需与世界接轨,通过APEC这一多边外交舞台向亚太和世界释放中国欢迎外来投资的信号。2014年的中国已非昔比,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加关心如何成为国际舞台上的积极成员,通过APEC场合发出清晰而坚定的“中国声音”,为自己和所在的亚太区域营造更和谐、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不明觉厉”到主动“发掘商机”
身为外事记者,报道国际会议、政要会晤、领导人出访……这对钱彤来说是家常便饭。刚入行时,外事新闻披着“宏大叙事”的色彩,属于读者大众不甚关心的“冷门”。
可是近年来情形大不相同,“我们这些得风气之先,能够走出国门四处看看的新闻记者,可能还比不上一位非媒体人对海外的生活形态了解得多。正因为此,大众对像APEC这样的多边经贸外交活动越来越关注,对议题的发掘和分析也愈加深入细致。”钱彤说。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上海那一届新华社播发了不少诸如“鲜花灯光扮靓浦东”“市民游客热议APEC”以及会议接待酒店用车等内容的配合稿件,采用很不错。“老百姓的关注点是大会盛况,看到众多外国政要来访觉得自豪,对能够放假感到开心,会上的具体议题则基本是‘不明觉厉’。”钱彤说。
这一次北京会议,媒体报道中依然少不了“花絮新闻”,却再也不是舆论焦点。“从报道来看,APEC本身的议题备受关注,比如亚太地区如何实现物流、人流、信息流更加通畅,达至多经济体合作共赢。”钱彤说,“因为这些已经与许多人的事业生活密切关联,尤其是商务人士,非常期待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从而降低关税风险、创造更多商机。再如,有关APEC商旅卡延长有效期、扩大领域的协商,也因与出境便利息息相关而备受关注。”
从“清晨安检”到“高大上”新闻中心
在倪四义的记忆里,上海APEC最熬人的事莫过于清晨5点起床,天不亮就排队安检,然后等待数小时,9点会议正式开始。“现在可能难以想象当时的气氛,会务组织的每个环节都很认真,必须留有‘提前量’,生怕出错。”他说,今年在北京,安检口的设置、车流路线的安排、场馆分区的规划都已相当成熟,“那种认真里透着稚嫩的感觉再也找不到了”。
从2001年以后,中国承办了数十场大型国际活动,北京奥运会、博鳌亚洲论坛、夏季达沃斯论坛、亚信峰会……经验日臻丰富,心态愈加从容。这份自如从新闻中心的布置可窥一斑。进驻首日,不少媒体就发出了报道:全场WIFI覆盖,工作台、发布区、录影棚一应俱全,各处角落还贴心地安放了大小绿植……“高大上”成了同行们不约而同的评价。
“当年新华社为了报道APEC,也是做尽准备。社里出钱,请上海的裁缝店给每位上会记者量体裁制了一套毛料西装,希望以最佳仪态展示‘新闻国家队’风貌。”倪四义笑着说,“如今没有这个必要了,我们的记者出入各类国际场合,早已驾轻就熟。”
“当然有不变的事情,就是媒体应该保持品格,客观报道。”他话锋一转,“有媒体渲染中国利用APEC与别国争锋,这并不符合事实。新华社要提供客观准确的报道,将有价值的新闻传递给受众。上海APEC如此,北京APEC也是如此。”(记者 赵博 查文晔)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