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项职业资格许可被取消大学生考证热或降温
20年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科学评价人才的一项制度,被写入劳动法。此后,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应运而生,最多时一个行业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职业资格证,并催生了各种培训热、考证热。不少学生为了在就业时增加砝码,入校后就开始热衷考取各种资格证书。但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取消了房地产经纪人、企业法律顾问等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望给当前的“考证热”降温,也有利于破除资格证泛滥的乱象。
多数高校学子热衷考证
对每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来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关于考证的记忆。
去年11月,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2级的李思(化名)为了准备企业人力资源师三级考试,在自习室奋战了三周。为了考证,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只要是非课堂时间,她都会准时出现在自习室,过着标准的两点一线的生活。如今,李思又开始备战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到目前为止,她已经获得的和正在准备考的证有6项。
某高校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1级的倪同学也是考证一族。“因为人力资源专业涉及的学科范围比较广,经济、心理、法学都是它的理论基础,所以我们考虑考的证也会比别的专业多一些。”她表示,除了人力资源从业证之外,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也会选择去考心理咨询师、会计资格证、驾照、计算机二级等,“我们宿舍四个人除了四六级证书以外,都还考了三个以上的证”。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一个大学生通常需要考取的证有19项,可分为通用型证,如英语四六级、全国计算机二级、毕业证和学位证;能理性证,如英语专四专八、英语口译、GMAT(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托福、雅思、GRE、第二外语、驾驶证;职业性证,如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精算师、注册会计师等。
增加砝码赶风追潮
以考证增加就业砝码,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态。一些大学生认为,能给用人单位留下直观印象的,无非是毕业院校和所持有的证书。无论能力怎样,院校有名自然会得到认可,而证书则是越多、范围越广越好。
不过,大河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不少考证学生考的证件与自己的本专业无关,他们普遍的动机在于“有总比没有好”。
9月20日进行的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李思就和同届的7个同学一起报了名,21日、22日进行的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某高校商学院2012级的肖烨(化名)和赵启佳(化名)也是结伴报名考试。另外,该校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的谢雪更是与同宿舍的5个室友一起报了驾校考试。
赵启佳说,自己对未来没有很清晰的规划,考这证一方面与自己的专业相关,另一方面是看到别人考自己也跟着考,就是想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希望能找到好点的工作,对于以后是否从事这个行业自己也不清楚。
“证”绩斐然未必有用
在郑州一家公司工作了3年的王小姐上大学时曾经是个“考证族”。回想起以前的考证经历,王小姐觉得有些盲目。
“我学的是艺术专业,但上学时没想过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就想着先攒点证。”王小姐说。在校期间,她考取了英语四级、国家计算机二级(C语言)和三级(网络技术)证书等资格证,还因为热爱游泳考了个救生员证。如今,这些证在工作中都用不上,早就被束之高阁。
宁波市一份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也证实了这点,调查组走访了102家企业,结果显示,70%的企业主管反映,不少大学生证书虽多,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对综合能力的培养却较为忽视,有点舍本逐末;83%的企业主管表示,在招聘时会关心学生有没有得过奖学金、当过学生干部等;70%的被访者希望大学生具备实践应用能力。而真正看重证书的企业不到8%。还有不少企业认为,尽管大学生有这个证书那个证书,但不少人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却不尽如人意。
专家
考证需理性
“决定是否录用,主要看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可塑性。”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大多数企业高管所表达
“考证其实也是对技能的一种提升。”郑州一家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李真认为,真正优秀的企业是不会特别看重这些证书的。资格证只能表明通过了相关的考试,她建议学生与其一味热衷于考证,倒不如多积累一些实习实践经验对找工作的帮助会更大。
“跟以前相比,现在社会上的就业入职标准规范了很多,这种通过证书来证明实力、认可资质的做法也与西方的资格认定做法接轨。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都会更多地通过考证来提高社会对自己的认同度,这是一种趋势。”郑州大学教育系教育心理学老师吴春苗表示。吴老师认为,如今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有一些资格证在手相对会处于优势,毕竟这是一种能够比较直接地被认可的方式。
不过,她也坦言,大学生中也存在着比较普遍的盲目跟风考取资格证书的现象。她说:“一些比较通用的证件,例如英语四六级、驾照等,对学生未来发展有基础能力扩展性的证书可以趁着有时间考取,一些发展方向较强的资格证还需要学生理性选择,不然将来也是一种浪费。”(记者王灿通讯员钱漱玉)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