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牛熊争辩下的中国股市 “五大争议” 待解

2014-09-03 07:29 来源:新华网

  在连续上涨并创下沪指2248.94点的年内新高之后,中国股市走到了一个重要关口:是继续上行演绎为牛市,还是股指回落延续之前的“熊”态,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

  而更加让人感兴趣的是,在经济迈向新常态的过程中,中国股市究竟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能否随着经济质量的提升而迈上新台阶?透过股市这个窗口,又如何窥得中国经济和改革的前景?

  A股人气重新积聚

  8月29日15时,伴随着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收报2217.20点和7841.70点,2014年A股市场完成了三分之二时段的交易。

  过去8个月中,A股走势可谓“峰回路转”。上半年,沪深股指低位震荡双双告负。向来被视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大幅落后于GDP增速。

  不过,这一切在下半年伊始骤然改变。得益于多重利好因素的拉动,沪深股指在7月下旬分别走出罕见“八连阳”,上证综指于8月20日盘中攀上2248.94点的年内高点。

  按照收盘点位计算,今年前8个月沪深股指累计涨幅分别为4.78%和3.45%。其中,七、八月沪深两市的涨幅分别达到8.24%和6.79%。

  不期而至的反弹,令不少人萌发“牛市来了”的憧憬。

  密切跟踪股市动向的人们不会忘记,一年前的几乎同一时间,一波“销户潮”让人感叹市场人气降至“冰点”。这一状况在进入2014年以后逐步获得改观。

  在IPO重启、扩容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今年以来股票市场累计开户数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截至8月末市场各类账户累计超过2.26亿户,较上年底增长逾3%。

  在本土投资者投资意愿回升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海外资本开始瞩目A股。过去几个月中,QFII和RQFII纷纷增仓蓝筹股,海外资金持续流入香港市场,积极备战开闸在即的“沪港通”。

  瑞银证券中国研究副主管陈李表示,预计明年年底境外投资者持股市值可达8500亿元至9000亿元水平,占A股全部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接近10%。

  结构性变化催生“赚钱效应”

  如果放眼全球股市,可以发现,A股市场与同期其他市场的表现相比,其实并不算“抢眼”。

  从全球市场观察,今年以来经济复苏推动资本市场普遍上扬。作为成熟市场的代表性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等美股三大指数8月27日携手创出历史新高。新兴市场表现更加抢眼,截至8月28日收盘,印度孟买SENSEX指数年内累计上涨近26%;阿根廷MERV指数同期涨幅更高达八成以上。

  上述数据意味着即使经历强劲反弹,A股的整体表现仍然不敌一些新兴市场,相对于欧美等成熟市场的估值优势也在逐步丧失。

  但另一方面,与总体表现相比,A股市场悄然出现的结构性变化似乎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的统计显示,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划分,今年以来综合类、休闲服务、汽车、计算机、电子、有色金属、通信、电气设备、轻工制造、国防军工分列行业涨幅榜前十位。

  进入2014年以来,大数据、文化传媒、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新能源、高铁建设、3D打印、上海自贸区、国企改革、“沪港通”等概念股相继成为市场热点。

  华鑫证券投资总监仇彦英分析认为,上述热点行业和概念,或涉及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或与重大改革举措同步。从这个角度来说,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主要功能的股市,不仅反映着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进程,更对其产生显著的“助推”作用。

  中小板、创业板的强势上涨,也佐证了这一判断。“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走势,要好于上证指数。这是因为他们代表的是新兴的经济体,说明我们经济转型的努力正在见效。”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王庆说。

  尽管这其中有中国股民喜爱“炒小”的投机因素,但是背后的基本面支撑更为重要。“股市‘晴雨表’反映的不是经济总量,而是中国经济的变化与质量。”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说。

  统计显示,截至8月28日,A股市场年内累计排名前十位的个股中,9只涨幅超过200%。今年以来股价“翻番”的个股也不在少数。

  这意味着尽管A股还未显现出明显的“赚钱效应”,但若能精准把握优质投资标的、踏准市场节奏,精明的投资者依然能跑赢指数,获取不菲的收益。

责编:李宜馨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