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保护、创新、传播:敦煌以文化铸魂

2014-07-02 07:34 来源:半月谈网

  保护敦煌:塑造典范与样本

  季羡林先生曾这样评价敦煌,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

  被季羡林权威阐释的敦煌,过去因其留存的丰富文化遗产而闻名世界,现在因其卓越的保护成效而成为同行学习的样本。

  开门搞保护 寻找平衡尺度

  随着莫高窟游客中心试运行日子临近,敦煌研究院接待部主任李萍越发忙碌起来,今年元旦过后,她又被任命为游客中心主任。

  游客中心启用后,莫高窟参观方式将发生重大改变:所有游客必须提前预约才能参观,而且预约和购票合二为一,可网上预约和支付;游客先到游客中心体验“数字敦煌”和了解敦煌文化,然后再前往实体洞窟参观。

  员工培训、网上推介,组织旅行社和导游熟悉莫高窟的参观新流程,尽管李萍最近将工作安排得紧锣密鼓,但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因为散客目前已经占到了莫高窟参观者的70%,所有的这些准备工作不仅是让散客认识、了解和接受新的预约方式和参观流程,更是为了敦煌的保护。

  与此同时,敦煌研究院报送的莫高窟游客最大承载量请示报告,最近得到了甘肃省文物局批复。“游客中心启用后,我们将严格执行单日游客最大承载量6000人次的上限。”敦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旭东说,这是对游客负责,更是对莫高窟的遗产负责。

  以前在旅游旺季时,莫高窟单日游客记录不断被刷新,2012年最高达到1.8万人次,2013年达到2.1万人次。大量游客在某一时段内集中参观,使莫高窟洞窟内的温度、湿度迅速蹿升,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对脆弱的石窟壁画和彩朔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过度拥挤的环境,也影响游客的参观效果。

  “不能关起门来搞保护,人们应该享受这一珍贵而优秀的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说,莫高窟必须承担起世界文化遗产的社会责任,破解保护与开放的矛盾,必须靠科学的研究和先进的展示手段。

  莫高窟游客中心主体建筑在靠近敦煌市的戈壁边缘隆起。随着内部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到位,今年8月,有望投入试运行。届时,人们期待已久的“数字敦煌”将通过全球最先进的球幕电影展放。

  “对游客来说,从参观内容到体验方式,都将大为改观,洞窟风险也将得到防范。”这是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对莫高窟破解保护与开放矛盾的共同评价。

  向国内外借力 保护工作不断升级

  “如果洞窟的壁画都没了,我们还保护什么?研究什么?参观什么?所以,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这是多年来樊锦诗对年轻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眼下,敦煌莫高窟历史上最大的综合保护工程正在接近尾声。“涉及文物本体的崖体加固、栈道改造、风沙防护和安防工程已全部完工并通过了专家验收,最后一个子项目游客中心有望今年8月投入运营。”樊锦诗说。

  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价值无与伦比,但所处的位置偏僻、环境艰苦,在戈壁深处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并不是件容易事,不仅要耐得住寂寞,还要有开阔视野和前瞻性眼光。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在莫高窟成立,敦煌保护事业由此起步。国家对敦煌文物保护的重视,让敦煌遗产的守护者丝毫也不敢懈怠。从常书鸿、段文杰到樊锦诗,他们扎根大漠深处,接力式勤奋工作。他们培养人才,钻研技术,寻求合作,心中怀着一个共同心愿:让敦煌文化传之久远。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从清华、兰大、浙大、武大到中科院,国内只要涉及文物保护领域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敦煌研究院大都有过合作。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英国伦敦大学考陶艺术学院等国际上一流的保护研究机构,都被想方设法地请到了敦煌。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一流的文化遗产,就要与世界一流的保护研究机构和专家合作,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保护和研究水平。”樊锦诗说。

  在诸多的合作伙伴当中,最受人关注的是中美在敦煌的合作。从1989年至今,盖蒂保护研究所与敦煌研究院合作一直在持续。

  “一粒种子,遇到合适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在敦煌,我们找到了肥沃的土壤。”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首席项目专家内莫·阿根纽每年有十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莫高窟度过的,他认为中美在敦煌的合作,绝对是一个样本。

  正是这种全面合作、全球取经的开放态度,国内外一流的保护理念、修复技术,才被运用到了敦煌的文化保护事业中,莫高窟石窟中3000多平方米空鼓、起甲、酥碱的病害壁画,重新焕发了生机。在国内,“敦煌保护”也成了一个新品牌。

  现如今,许多人到了敦煌后,都被这里的保护水平所震惊。在这样一个地处偏僻、条件艰苦的“山沟里”,居然聚集了如此多的文物保护人才,在壁画、土遗址保护技术方面,竟然是中国第一,连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设在这里。

  规划先行 立法保障

  今年3月,《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由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保护第一,再度被放在了首要位置。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保护和探索,敦煌的文物保护者和政府管理者都认识到,保护必须是全方位的,既要保护遗产本体,也要保护遗产所依赖的生存环境。

  1907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看到的莫高窟,满眼黄沙,危崖耸立,洞窟破败不堪。如今,不光莫高窟前没有半点积沙,就连窟顶的风沙流动都得到了治理。尼龙网栅栏拦沙、麦草方格压沙、植物和砾石带固沙,措施之全,体系之完备,令人惊叹。

  保护需要技术为依托,更要通过立法来保障,通过规划明确方向和界限。

  2003年,《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其中规定“重点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永久性建筑,一般保护区内不得进行与文物无关的建设”。2011年,《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划定了“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控制区”,使莫高窟的保护区划达到1344平方公里。同年,《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关井压田,节约用水的具体目标进一步明确。

  而在新实施的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规划纲要中,对未来的敦煌环境容量也作出了明确限制,其中要求在重点控制地段,建筑高度不得高于8米;敦煌日接待游客量不能超过2.6万人次。

  敦煌市表示,将来还要编制未来城市发展的各种详细规划,并推动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立法。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文化遗产地保护必须要有章法和底线,否则只能是破坏。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落户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正在兴起。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期待,全面保护的理念和已经出台的规划和立法,能够真正为“永远的敦煌”保驾护航,并成为全国示范。(记者 谭飞 王艳明 聂建江 张文静)

责编:李宜馨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