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霾目标为什么落实这么难?
2014年以来,京津冀等地在大气污染防治等环境治理领域力度空前。以经济手段促进治污减排,大幅提升排污收费标准等措施,已在北京逐步实施。记者采访的有关专家表示,我国治霾总体思路明确,但仍存在落实不力的隐忧,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治理难度超欧美
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首席科学家贺泓、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等专家指出,发达国家大气污染呈现明显“阶段性特征”,即工业排放、城镇化与机动车文明相继发展,而我国则是三者几十年内同时展开,此间产生了大量污染叠加,这种复合型污染治理难度要超过西方国家。
此种污染在数据上有明显体现: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提供的PM2.5组分实时在线监测显示,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为主要物质。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介绍,硝酸盐主要来自煤炭和油气燃烧,机动车排放所占比例非常高;硫酸盐基本来自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在高湿度空气下,转换生成硫酸盐;有机物来自煤炭、石油类燃烧的不完全燃烧产物,如垃圾焚烧、露天烧烤、生物质燃烧、餐饮油烟、化工生产等。
污染复杂性不仅在于其叠加效应,还在于不同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进一步加大雾霾产生的可能性。贺泓带领的科研团队最近发表的论文称,复合型污染条件下,整个大气环境对污染物的容量下降。
“对于第二产业仅占两成的北京而言,机动车污染是‘氮氧化物’的重要来源。”贺泓强调,氮氧化物高浓度共存时,大气对二氧化硫的容量会急剧下降,这对治理雾霾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
落实力度存担忧
贺泓等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务院“大气十条”确定的治理思路正确,特别是对京津冀而言,燃煤、机动车、工业排放、扬尘等几大污染源显而易见。“沿此思路治理,绝对不错,但同时存在如何落实的担忧。”贺泓说。
记者调研了解到,排污企业应付检查、治污产品恶性竞争是制约当前环境治理的“绊脚石”;而深究企业缘何没有治污积极性,则暴露出治理成本倒挂等深层原因。
燃煤烟气净化主要是依靠脱硫、脱硝、除尘。一些排污企业为适应“形势”需要,虽安装环保设备,平日却“束之高阁”,管得严时才用来应付检查,存在覆盖率高、使用率不足的情况。还有企业为节省成本和降低运营费用,不顾环保设备治污效果而盲目追求最低价,或不按设计要求使用设备,“小马拉大车”造成治污难以达到效果。
“劣质煤与好煤,一吨价差一二百元,大电厂一天烧煤1万吨,一年价差好几个亿,傻瓜才全烧好煤。”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脱硫脱硝委员会副秘书长路光杰说,综合各项环保费用,不用环保设备的钢厂一年能省下至少数百万元,大的钢厂能省下一两千万元。
按国家标准,脱硫设备能用大约30年,但实际上很多设备用几年就得换,性能根本不达标。北京西山新干线除尘脱硫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猛说,竞标时常碰到“最低价中标”的情况,有时锅炉机械脱硫装置价格差3至4倍,有的报价甚至连成本都不够,导致环保企业恶性低价竞争抢夺市场。
此外,燃煤治理领域,还存在“法律不配套,标准不统一”问题。贺泓说,电力所用的燃煤约占燃煤总消耗量的50%,脱硫脱硝除尘基本针对这些燃煤,另有近一半的燃煤在钢铁、建材等工业及量大面广的散用上。
“我国电力燃煤排放标准居世界最严系列,但其他各行业排放标准参差不齐,如工业锅炉和窑炉的排放立法远远不够,再如水泥企业盈利微薄,标准稍微加严即可引发较大范围倒闭,减排与经济利益、就业致富、社会稳定存在博弈。”
同样是烧煤,同样是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不同行业标准不统一的背后,或许是治理成本和效率不同。路光杰说,小锅炉与电力行业的脱硫脱硝技术本质一样,但电站锅炉很大,一天能烧1万吨煤,小锅炉一天至多烧几十吨煤,同样的脱硫脱硝,成本差距非常大。
路光杰说,电站的脱硫脱硝成本在电厂承受范围之内,但造价1000万元的工业锅炉,配套脱硝1100万元,配套脱硫除尘再加1100万元,“2200万元,一般企业怎么承受!”
低效治污亟待改变
国家发改委早在2006年6月发布的《关于钢铁工业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指出,“2003年以后新增的炼钢产能中,经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核准的项目产能不足全部新增产能的20%,绝大部分产能未经核准、环评和科学论证”。
曾任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司长的王汉臣长期调研全国钢铁基地。他坦言,地方环保局的“婆婆”是地方政府,环保部对地方环保局是“指导”,“环保是公认的花钱产业,对于经济落后地区而言,肚皮都没照顾好,哪有精力搞环保?”
记者走访华北地区一些县市了解到,不少县级财政是“吃饭”财政,前几年承接“污染”产业,到了如今,环境治理成本没有着落。“如果不发展经济,既无法提高财政收入、向上级政府‘交代’,也难以解决群众就业、提高百姓生活质量。”河北省一位县级环保部门官员说。
业内人士曾预测,2013到2017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投资估算合计约1.75万亿,经济效益预期显著,提供非农就业岗位逾200万。
然而,规划并非真实市场需求,一些专业人士对此并不乐观。“环境任务重,环境风险高,并不意味环保需求大。”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原庆丹指出,需求可能是一厢情愿的推算,各级政府和企业有可能在低成本环保投入上徘徊,这种“先随意上点治污设施”的凑合局面,亟须制度解决。
当前各省间存在相似产业的竞争,环境严格执法的背后,确实存在“谁严格谁倒霉”。低成本治污在许多领域成为首选,环境价格市场非但没有真正形成,还很扭曲。提及环保服务类企业生存现状,路光杰说,政府严格标准、到位执法,排污企业才会重视,中国环保服务类企业才有饭吃,“否则就是各家环保企业竞相压低价格、压薄利润,最终丧失研发动力。”
此外,民营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市场应用难度也高于技术研发。记者调研采访的多家环境服务类民营企业主要负责人表示,环境服务类新技术新产品的利用,第一桶金非常困难,许多新技术甚至是“远走他乡”,先发展海外市场获得投资回报。业内人士建议,对于经得起应用检验的竞争力强、技术创新型环保企业,应打破政府采购封闭体系,在政府采购、示范推广等方面优先考虑,使真正的好技术、好产品得到应用推广。(记者 倪元锦)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