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经济增长“新常态”,这一概念迅速在经济学者中引发热议。“新常态”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经济为什么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又将如何应对挑战?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经济学者。
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剧锦文看来,当转型升级的阶段结束后,经济将有可能进入7% ~ 8%的中高速的新常态发展阶段,但发展的质量会更好,更稳定,更有持续性。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也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新常态”的提出,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则表示,经济体量大,增速下行是客观规律、世界规律,经济中高速增长将会成为一个新常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底在何处”,还没有探明。要力争在今后一两年内,找到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均衡点,在改革中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对话嘉宾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剧锦文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牛犁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 陈文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世锦
“新常态”:经济增速的转轨换段
剧锦文:“新常态”实际上是一个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包括经济增速的放缓和经济质量的提升两个内涵。早期,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比较高,但是经济基数较低,在此基础上增长,增速很快。而今,我国经济的基数和基本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展,要实现高增速相对困难。
此外,由于过去经济增长为数量型增长,即主要通过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拉动的增长。而今,经济发展转变为以质量为基础的增长,需要通过技术进步等要素驱动。因此,当转型升级的阶段结束后,经济将有可能进入7% ~ 8%的中高速的新常态发展阶段,但发展的质量会更好,更有持续性。
牛犁: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经济增速的转轨换段。以国际经济危机为分水岭,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产生了根本性变化。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由原来持续30多年GDP平均增速9.8%,过渡到目前7%到8%的中高速的增长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面临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
刘世锦:从大的背景看,我国经济仍处在由过去10%左右的高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换期,这个中高速增长的“底在何处”,还没有探明。要力争在今后一两年内,找到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均衡点。可以形容中国经济进入“经济增长的新常态”,或者 “中高速稳定增长期”。
当前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具备若干特征:第一,经济增长从原来的10%左右,逐步过渡并稳定在新的均衡点上,如7%左右;第二,经济结构呈现转折性变化,增长将更多依托消费、服务业和内需带动;第三,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加快,资源环境压力舒缓,增长的可持续性增强,劳动生产率提升能有效抵减要素成本上升的影响;第四,经济增长能够提供相对充裕的工作岗位,产业调整与人力资本结构基本适应;第五,财政、金融、产业等方面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化解;第六,企业总体上能够实现稳定盈利,政府财政和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中等收入群体稳步扩大。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