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亚信峰会成中国主场外交:提亚洲新安全观

2014-05-23 10:08 来源:新民周刊

  今天,是中国的主场

  5月20日至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中国上海举行。首次担任会议的轮值主席国,首次在上海主办亚信会议各国元首峰会,两个“首次”对中国而言意义重大。

  亚洲是全球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又是安全威胁和冲突动荡的“重灾区”和“高危区”,旧挑战和新问题并存。当前,安全合作是亚洲的一块“短板”。“亚信会议”上,中国提出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特征的“亚洲新安全观”,强势宣告“办好亚洲的事情,要靠亚洲人自己”,“亚洲国家加强合作,维护、促进亚洲安全”。可以预见,这个“亚洲新安全观”将成为亚洲国际政治的主旋律。

  亚信上海峰会是今年中国两大“主场外交”之一,是今年中国外交的重头戏。作为东道主,中国在亚信峰会上发挥主场优势,提出中国主张,汇聚亚洲智慧。人们更可以期待,会场之外,峰会之后,将徐徐展开的新蓝图。(陈 冰)

  主场外交:亚洲升格,中国发声

  两百年前,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

  今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头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习主席的这句话意味深长,醒狮的意象从此将成为整个世界无法忘却的符号。

  放眼看去,中国正在国际舞台上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出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朝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乌克兰问题,还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中国以一种更积极的姿态切实投入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力图让周边国家共享这头东方雄狮经济发展的红利;护航索马里、维和非洲、积极参与国际联合军演、首次在实战状态下派军舰为叙利亚化学武器运送提供护航……全球活跃着以维护和平为己任的中国军队的身影;在南海问题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的背景下,中国领导人还倡议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高铁外交”、能源大通道……

  2014年,中国外交的重点包括构建大国关系框架,加强周边外交,提升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水平,落实各种经济新倡议,以及办好“主场外交”——在上海和北京举办两场大型的国际会议:5月20日开幕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以下简称“亚信会议”)与11月在北京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中国将利用这些契机,进一步发挥“主场优势”,为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提出更多中国方案。

  本届亚信会议无疑是2014年上半年中国外交重头戏——2014年至2016年中国首次担任“亚信会议”轮值主席国,中国在上海首次主办亚信会议各国元首峰会,两个“首次”对中国与亚洲而言意义重大。众所周知,亚信会议致力于维护和促进亚洲的和平、稳定、安全与合作,其宗旨得到了亚洲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而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和亚洲第一大经济体,中国有责任进一步推动亚洲各国的互信与合作,促进亚洲和平与安全。中国还可以借助亚信会议走向国际组织的契机,发挥自身“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凝聚亚洲精神。

  亚洲与中国的安全

  摊开世界地图,围绕着公鸡形状的中国按图索骥,从北往南有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海上遥遥相望的是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文莱和东帝汶等国,南面是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不丹、尼泊尔……,再到中亚和西亚国家。从世界各大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中国是唯一四周都有核武器的国家。而中国与一些邻国之间的摩擦,最近在荧屏上不时出现。

  中国对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一直十分重视,随着国力增强,态度也越来越积极。但在西方世界“中国威胁论”的渲染下,正常的主权国家行为,却被中国的一些邻国说三道四,与中国存在的领土领海争议也在这几年愈演愈烈。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战略专家胡键研究员看来,中国的这种“孤独”是一个大国崛起时必须要支付的成本。“国际关系中有一个叫‘安全困境’,你强大了人家会怕你,你弱小了也不安全。如果你处理不好,就陷入大国成长的历史周期,像荷兰、西班牙、英国、德国、法国和苏联,通过武力征服很快成长,但后来马上就掉下来或被替代。如果处理得当,把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增长平衡了,国家崛起的竞争才是可持续性的。”胡键认为,中国目前在软实力上面也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如文化强国战略,遍布海外的孔子学院等,逐渐让人感觉中国并非咄咄逼人,而是允许其他国家在中国成长的过程中搭顺风车,共享和平与发展的红利。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周士新博士也不赞同“中国没朋友”的论调。“中国与周边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这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朋友关系。当然,朋友之间也会有分歧、矛盾,甚至会为此为争吵、纠缠。大多数情况下,朋友间会在双方具有共同利益上进行更多的沟通、交流、协商与合作。”

  周士新认为,中国与周边国家绝大多数可以算得上朋友,即使是那些与中国具有领土海洋主权争端的国家来说也是如此,“比如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从来没有如此紧密,亲密关系也几乎可以和建国初期相提并论”。

  在周士新看来,中国更需要面对的是如何将有些三心二意的朋友交成知心的朋友,在朋友背叛自己的时候采取何种政策措施加以应对。“绥靖政策还是强制政策都是可以选择项,但都需要理性考虑后平衡得与失的短期与长期效应。中国没有实行联盟的战略,所以才会让别人感觉到中国的许多朋友不是很仗义,这是中国基于历史教训的自我选择,也是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建议大家不要过多地把中美两国对外政策做比较:“君子群而不党。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不结盟;而美国的全球同盟体系是冷战产物。虽然中国和周边的一些国家存在历史问题和领土摩擦,但真正与中国为敌的没几个。美国的确强大,盟友多,但敌人也很多,比如伊斯兰世界对它就比较敌视,所以它也感到不安全。”

责编:王嘉懿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