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海军海上联合搜寻失联客机
3月8日凌晨,马航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与地面失去联络,机上载有239人,包括154名中国乘客。3月24日晚,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根据新的分析结果,马航失联的MH370航班已落入南印度洋。但国际搜救行动并未就此结束。马航客机失联引发全球关注,在寻找失联客机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反思如何改进国际航管与救援。
航管漏洞
人们经常有一种误解,认为飞行中的航班与地面控制中心保持不间断联系。实际上,当飞机离开海岸线160至240公里,就超出了民用雷达系统的监测范围。这时,只有海上的军用雷达才有可能监测到飞机的信号。
马来西亚政府曾表示其军用雷达监测到可能是马航航班的飞机信号。英国皇家三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伊丽莎白 金塔纳说,马方没有对飞机信号采取行动的确切原因难以推测,可能是因为军用雷达监控人员从飞行器的高度和航速判断那不是军用飞机,潜在风险低。
一些国家的军用雷达会忽略军方认为是常规民用航班的信号;在某些情况下,军方甚至会关闭雷达,除非有军演需要或存在潜在威胁。
彭博新闻社网站3月15日登载题为《马航失踪客机暴露高空通信漏洞》的文章。文章指出,MH370客机绝大部分通信系统的沉寂暴露了一点:目前客机上的声音、雷达和卫星联系能轻而易举地中断。MH370客机再次引发了航空业界关于在雷达覆盖面以外地区引入卫星追踪,以向航空公司和地面控制中心提供更多空中航运信息的讨论。对飞机进行更加严密的追踪或将提上日程。
同时,飞机上的数据和声音记录器也将随着新技术的出炉而升级。当前使用的数据和声音记录器俗称黑匣子,它可以保存25小时的飞行数据,但只能保存两小时的驾驶舱声音记录,并循环录制。若这架波音777客机真的像卫星数据显示的那样,在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系后继续飞行了近七小时,那么舱声录音器可能也无法提供线索。
但是,弥补漏洞可能远没有那么容易。该文援引曾参与波音777客机研发的柯蒂斯的话称,要求航空公司加强基于卫星的飞行监控可能会因耗资巨大而招致反对。同时飞行员也希望能在紧急情况下关掉任何电子设备(飞机应答器和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等),以避免舱内起火或短路发生。
澳大利亚《时代报》网站3月18日登载题为《马航事件暴露了急需解决的6个航空安全问题》的文章。其中包括,地面的护照检查制度松散;信息管理混乱;驾驶舱舱门问题;飞行员的精神健康;机上人员不应有权限关闭ACARS(飞机通讯地址与报告系统)或应答器;国际航班的航空安全员问题等。
搜救困难
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院的统计数据,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都在过去5年中购买了最新的雷达防御系统。马来西亚的军用雷达系统也是在2013年才投入使用的。各国的军用雷达信息都属于高度机密,在紧急事件发生时如何进行军用雷达信息的共享交流亦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
法新社3月15日报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观点指出,亚洲各国间敏感的安全问题,干扰了搜索工作的协调和资讯分享。耶鲁法学院研究员格雷厄姆 韦伯斯特指出,搜索马航失联客机的行动可能是这些亚洲国家武装部队与民事机构建立信任的机会。不过,当涉及分享情报时,可能仍存在信任问题。
新加坡航空专家特伦斯 范(音)说,各国的军事雷达可能探测到了马航失联客机,但各国政府拒绝分享数据,因为这会泄露它们雷达的性能并危及国家安全。他说,雷达拍到照片的频率将显示出它们的系统有多好,这就是为什么周边国家不太愿意分享这些信息的原因。
航管漏洞埋下了搜救难题。事件发生后,搜救力量几经波折,才将焦点转移到南印度洋。而海上搜寻难度之大也超出了想象。
在南印度洋搜寻过程中,中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卫星及飞机均报告发现过疑似漂浮物,但舰船赶赴相关海域却仍无有价值的发现。专家解释说,专业研判卫星图像需要一定时间,等到海面搜寻力量赶到卫星观测的相关位置时,洋流等可能已把漂浮物冲到另外的位置了。美国战略安全情报咨询机构苏凡集团在解释搜寻工作的难度时举例说:“随便一个海浪都可能在目光扫过一个物体时将其遮盖;阳光照射在水面上可能导致短时间无法看清;在一个物体最清晰可见时,往旁边偏一点角度就可能使机会错失。”马航事件谜底何时能揭开,仍有待持续的搜救。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