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温州出现银行亏损 不良贷款增加幅度明显收紧

2014-04-09 09:1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尽管增幅明显收窄,但温州仍然是浙江省乃至全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多发地。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今年1月份,温州不良贷款率为4.43%,比前月上升0.02个百分点。

  知情人士最近向本报记者透露,受不良贷款处置、拨备提高等影响,去年温州一些银行出现亏损。反观全国,去年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4.5%,盈利水平在稳步提高。

  2011年6月末,温州不良贷款率创下历史新低的0.37%。随后,在民间借贷危机、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等影响下,该市不良贷款率一直呈上升态势。初步统计,在近31个月里,温州不良贷款率上升了约1097%。今年前3个月,温州不良贷款上升压力犹存。

  不久前,温州市政府负责人对媒体表示,目前温州不良贷款还在增加,但幅度已明显收窄。

  贷款回归理性

  民间资本充裕、融资能力超强的温州,一直是全国各大银行的“兵家必争”之地。2011年该市银行业实现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31.8%,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从2013年度开始,一些商业银行温州分行却出现少有的亏损现象。

  “主要是拨备大幅度提高,以及不良贷款大量处置所致。”一家温州商业银行负责人4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于是,各大银行“双管齐下”,既要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又要控制不良率上升。去年前11个月,温州共处置不良贷款217亿元,是2012年全年的1.6倍。即便如此,上述银行负责人还是深刻体会到,压力还在持续,金融从业人员普遍感觉喘不过气来。

  一家温州商业银行去年提出,今年不良率控制在2%,这比其标准1%已有大幅度提高。今年3月末,该行不良率升至3%左右。“与同行相比是好的,但纵向看,还是比去年有明显恶化。”

  在上月召开的2013年业绩发布会上,农行风险总监宋先兵说,去年,农行长三角的不良贷款率为1.09%,其中浙江最为严重,不良贷款率为1.55%,而温州是重灾区中的重灾区,不良贷款率达2.67%。

  一家商业银行温州分行信贷人士说,全市贷款总量下降不多,但增速还是上不来,原因有两点:一是银行确实“没钱”;二是存贷挂钩,存款上升不大,贷款相应增幅不多。1月末温州存款约为8123亿元,比年初增加28亿元;贷款约为7278亿元,增加13亿元。

  上述商业银行负责人透露,为防范企业过度融资,温州银监、金融部门要求各大银行对企业进行“贷款控制”,大型企业控制在8家以内,中型企业5家以内,小型企业3家以内。“贷款在压缩,这是在回归理性。”

  缩水的房产

  上述银行负责人说,现在一些风险企业,主要是之前贷款没到期,或者实在苦撑不下去,到今天只能放弃还贷。此外,整体经济下行,企业赢利能力差,再加上抵押物价格下跌导致贷款缩水,以及担保人“难觅”等因素,也是一些企业“倒下”的重要原因。

  该银行负责人认为,2007年之前温州银行业是比较健康的,然而在4万亿刺激政策出台后,温州企业普遍存在融资过量、杠杆过大现象。一些企业用贷款、民资“赚快钱”,致使如今出险企业问题还是比较多。

  该负责人进一步称,以前80%左右不良资产可以通过担保人承担处理;而现在只有20%不良资产可以通过担保人进行处理,80%的担保人也跟着倒闭。“主要是企业融资量过大,大部分互保企业已无力承担。”

  浙江省农信联社温州办事处主任陈少云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不良率上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对经济没有信心。“企业有钱不还,对诚信破坏很大。”他说,15年前,温州不良率比现在还高,但当时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态势,不良资产也就很快处理。如今,企业正处在转型阵痛期,贷款确实很难,尤其是抵押物缩水致使贷款压缩。

  一位银行知情人士说,房产等抵押物资产价格缩水后,温州不良资产处置并不如预期。有些不良资产大幅折价,估值几千万元的资产卖价上千万元,甚至只卖几百万元或者几十万元。有媒体报道称,2011年,温州商品房均价达33289元/平方米历史高点,2013年降至22644元/平方米,降幅达32%。2014年1月,温州商品房均价又滑至19374元/平方米。

  今年2月底,温州银行业金融机构签署了“温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企业帮扶和不良贷款化解处置自律公约”。自律公约要求签约银行共进共退,共同扶持重点企业、帮扶困难企业,联手处置不良资产。

  一家商业银行温州信贷人士认为,目前温州不良资产存量很大,很多都是“打包转让”的,尽管账面数据不再体现在温州方面,但大部分的不良资产至今仍未处理。

  诸多温州银行业人士日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温州这轮经济调整过程“很悲壮”,必须要以一些企业的倒闭、退出为代价。一些“新生”企业开始出现——这些企业大多是原先技术改进投入比较多、产品开发力度比较大的,在向产业链上游转移。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