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官场歪风难禁:普通烟盒装好烟 购物卡网上兑现

2014-01-26 08:51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盯紧官场歪风新动向

  要从根本上杜绝“指尖腐败”、“购物卡腐败”、“吃喝腐败”,除了严明纪律、保持高压,还须持续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规范官员自由裁量权,保障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高档烟、购物卡、公款吃喝……官场生态的种种“歪风邪气”,由此体现得淋漓尽致。八项规定出台一年来,中央从这些关键领域切入,出重拳治理政风,取得了明显成效。

  临近春节,《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赶赴全国多地调研发现,经过一年多的治理,高档烟“高烧”渐退,但仍有人心存侥幸,以“藏烟”等形式应对中央“禁烟令”;机关事业单位购物卡福利消失,但官场送礼土壤犹存,以致新型购物卡花样层出不穷;各级政府部门餐费报销比例迅猛下降,但也有少数单位利用财务管理漏洞,通过办公用品、住宿费、修车费等名义报销吃喝费用、转移接待费用。

  一些受访的基层干部表示,官场歪风的新动向以及由此引发的官场生态新变化,值得反腐部门高度重视。

  根除“指尖腐败”盼长效

  “这是史上最严的禁烟令,高档烟不敢公开抽,烟瘾发了只能躲着抽。”这是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武汉、长沙、昆明等地采访时,听到的一些官员兼烟民的叹息。中央系列“禁奢令”和刚刚颁布的“禁烟令”立竿见影,虽然仍有人偷偷摸摸违规,但大多数官员“瘾君子”已不敢造次。

  往年临近春节,高档烟销售都非常火爆。而如今,不仅以往逢节必涨的规律被打破,一些高价烟即便放低身段,销售依然不温不火。

  位于昆明市中心东寺街的一家烟酒专卖店老板说,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每条(10盒)价格千元的高价烟就不好卖了。中央出台“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规定后,行情更是一落千丈。连平时非常好卖的每条400~600元的中档烟也受影响,一次买几条烟的顾客非常少。

  “我的店也回收烟,往年这时,经常有人抱一整箱烟来卖给我。‘大重九’、‘玉溪庄园’、‘云烟软礼印象’等各种高价烟都有。今年回收量大幅减少,这门生意快要断啦!”烟酒专卖店老板说。

  本刊记者1月中旬在武汉、长沙、昆明一些繁华商业区采访,很多商家表示,过去春节前常被炒到千元以上的“黄鹤楼”等高档烟,现在大超市和卖场都能随时买到且价格均在千元以下,不再奇货可居。

  本刊记者从一个大型烟草公司了解到,八项规定实施以来,该公司所在省份高档烟销售受到了明显冲击,2013年高档烟销量增幅回落20.41个百分点,商业库存同比增加79.9%。今年1月以来,团购烟更是大幅减少。

  中央“禁烟”新规发布后,各地禁烟控烟好声音不断。在云南省陆良县委县政府办公区,记者看到大厅、楼道、会议室等公共区域都挂了禁止吸烟标志,所有公共场所和办公室内的烟灰缸被撤掉,公共场所再没人吞云吐雾。

  日前召开的武汉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会场里没有摆放烟灰缸,只有场外公共厕所附近设置了少量烟灰缸。会场内几乎没有人吸烟,不再像往年开会那样烟雾缭绕。

  然而《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观察发现,八项规定及“禁烟令”颁布以来,部分烟瘾难断的官员还有心存侥幸的表现——“藏着抽”。

  在一个小型“沟通”场合,一位地厅级干部随身带着几包每包市价100元左右的高价烟。谈话间不仅自己一支接一支地抽,还主动敬烟。临走,把抽剩的一包半烟都留下,说是留给大家品尝。“朋友送的,几根烟而已,大家尝尝”。

  记者发现,如今官员中的“藏烟者”,要么改抽看不出卷烟牌号的白包烟,要么用普通烟盒装高价烟;有的官员随身装两包烟,人前抽低档烟,人后抽高档烟,在一些公开场合抽低价烟,在有钱有权者聚集场合抽高价烟。

  短评:多年来,“见面寒暄香烟‘开路’,大会小会缭绕烟雾”,机关控烟一直是难点,缺少监督、罕见处罚。落实中央“禁烟令”,光靠自律远远不够,关键还要制定措施明确卫生、公安等部门在公共场所禁烟管理中的职责,严格执法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同时,对在公共场所吸烟造成不良影响的领导干部严肃问责。

  只有认真查处并公布一些公然违反禁令的行为,“禁烟令”才能名副其实;只有强化执行力,那些想继续享受高价烟的官员才会死心。否则,“禁烟令”就会变成一阵风。根除“指尖腐败”需要长效机制。

  购物卡“变身”花样翻新

  近期,本刊记者随机走访江苏、江西两省的教育、人社、卫生等省直部门,实地了解元旦、春节的福利发放情况,得到的答案几乎一致:今年元旦没有发现金、购物卡等任何形式的过节费。

  江西一个财政较好县的县直部门公务员说,以往端午、中秋、新年,单位都会发千元左右的过节费或购物卡。八项规定出台后,这项福利就没有了。江苏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单位逢年过节都会发500~1000元的购物卡,有时还发月饼券、副食品,但去年以来再也没发过一张购物卡。

  记者在南昌一些商场发现,持购物卡消费的人群明显减少。在南昌天虹商场的一个收银台,记者观察了15分钟,在付款的30多名顾客中,持购物卡消费的不到三成。商场工作人员介绍,2013年以来,持购物卡消费的顾客明显下降。目前购物卡的销售对象主要是效益较好的外企和私企。

  尽管机关单位购卡大幅减少,然而随着春节临近,企业购卡送礼开始回温。记者在位于南京新街口的金鹰商场售卡处看到,不时有人前来购卡,有客户当场买了3万元购物卡。销售人员说,商场推出了购卡返利优惠,买得越多,返利越高。根据客户需要,商场还可以开食品、体育用品等各类发票。

  一些企业主表示,今年不能大张旗鼓送礼,但“意思一下”不能少。江西一家小煤窑老板向记者诉苦,现在政府部门明目张胆吃拿卡要没有了,但办事稍有拖延对企业的影响也很大,所以“联络感情”必不可少。“纪检部门不可能24小时监控,送礼方式隐蔽一点就好了!”江苏一个做了几十年建筑工程的老板说,今年送礼的范围小多了,交情一般或者岗位不重要的领导就不送了,关系亲密或在关键岗位的领导还是要送卡“表示一下”。

  由于传统的超市卡、商场卡太过显眼,购物卡开始“变身”。本刊记者调查发现,礼品册、商务卡等一些新型购物卡由于低调隐蔽、服务周到,近期销售火爆。一条企业购卡、官员收卡、回收套现的利益链条暗藏其中。

  芭莎网高端商务礼品公司销售人员介绍,礼品册就是一张巴掌大的卡片,非常低调。礼品价位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送礼者付款后,网站将回寄一张印有账号密码的礼品册。收礼者可以自己上网挑选礼物,然后快递送货上门,既隐蔽安全,又能投其所好,可谓“最安全、最方便的送礼选择”。

  本刊记者以购买礼品册为名咨询多家礼品公司发现,不仅企业购买礼品册送礼,一些机关单位和国企也用公款购买。禧多多礼品网的销售人员表示,临近年底,企业购买礼品册送礼的好多都是10万元以上的大单。满橙大礼包礼品公司一位销售人员称,机关单位、国有企业都是他们的客户,公司不仅可提供POS机刷卡,还可根据顾客需要开出办公用品、会议费、培训费等发票,方便公款报销。

  除了礼品册,一些商务卡也持续热销。北京一个建筑包工头告诉记者,现在送礼大都使用杉德卡、中欣卡、资和信商通卡等商务卡。这些商务卡走高端路线,老百姓不熟悉,监督力度较弱。“商务卡大都涵盖餐饮、购物、影城等各类消费,收卡者的选择面更宽。”

  为躲避监管,购物卡回收交易也逐渐转移到网上。目前,58同城网、赶集网等网站纷纷开通了购物卡交易平台,出售和求购者只要发布信息并留下电话号码,就能轻松进行交易。记者在58同城网查询发现,每天各类购物卡交易信息达到数百条。南京新街口附近一家购物卡回收店老板告诉记者,现在生意比以前差了很多,但维持生计不成问题,购物卡折扣没有大的变化。

  短评:新型购物卡花样翻新,手法更为隐蔽,反腐部门应尽快防堵监管漏洞。在操作上,应严控党员干部收送新型购物卡的行为,及时通报典型案例,震慑违纪分子。

  购物卡腐败是官场顽疾,容易出现反复,必须常抓不懈。不少企业老板认为反腐是暂时的、一阵风,但“关系”是永久的,需要不断经营。不少人对反腐的预期不明确,心存侥幸。因此,治理包括购物卡腐败在内的各类违纪行为,必须保持高压态势。而要从根本上杜绝购物卡腐败,还要持续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规范官员自由裁量权,保障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吃喝报销“招式”五花八门

  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全国很多地方行政中心的食堂就从过去“冷火秋烟”,变成了如今的人气兴旺。不仅机关工作人员开始成群结队地来食堂就餐,很多“一把手”也到食堂和普通干部一起排队买饭、同桌吃饭,既谈工作也聊家常,气氛十分融洽。

  食堂生态的变化,是各地落实中央规定,通过“转饭风”来“改作风”的一个缩影。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地各部门的接待费用大幅减少,有的降幅高达八九成。很多基层干部坦言,公款吃喝整体形势大为好转,但仍有少数单位或部门实权人物假工作之名行公款吃喝之实,利用财务管理漏洞隐瞒吃喝费用。

  河北、山西、江苏等地干部反映,现在跟不太熟的人吃饭,一般会去大众菜馆;跟熟悉的领导吃饭,就去“会所”、“私房菜馆”等私密场所。那里的饭菜以特色菜为主,会上一两道如鲍翅燕窝等硬菜,酒水等标准也丝毫不亚于豪华酒店宾馆。

  在中部某县政府工作的陈某,经常随领导出门。他向记者说起陪县领导吃饭的场景:“有一次在市里一家只有4个房间但设施豪华的私密场所,光点菜就花了4000多元钱。一盘花生米要花20多元,最后还是公款来结账。”

  “过去领导干部间存在公款消费的攀比风,消费往往通过虚列会议费招待费等途径解决。”某政府部门的财务主管告诉记者,八项规定实施后,会议消费和公务招待有了细化标准,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但一些单位或部门隐瞒吃喝费用的方法也在翻新。

  一是超标的吃喝费用转移到分管或下属部门。为实现分散支出、不超标的目的,有实权的部门会将超标费用转移到下属单位报销,然后再以拨经费形式下拨款,冲抵招待费。

  二是预算外收入冲抵吃喝招待费。有的单位用承包费、管理费、经营性支出等预算外收入直接冲抵吃喝招待费;有的单位私设“小金库”,直接在“小金库”中列支。

  三是以补贴内部食堂的方式用于平时吃喝。有的单位每年向内部宾馆、招待所或内部食堂拨一定数额的经费,用于平时招待,但在单位财务账上又不反映招待费支出。一位基层干部说:“有的县把领导吃喝的钱拿到政府直属的宾馆或食堂报销,以采购生鲜原料的名义入账,政府再以补贴的名义拨经费,以此缓解政府部门在入账方面的压力。”

  四是入账时混淆科目,通过办公用品、住宿费、会议费、培训费、修车费等报销吃喝费用。一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这种现象原来叫‘吃床腿’,即将餐费摊进住宿费里;现在叫吃‘轮胎’,通过修车费报销大额吃喝费。”此外,一些单位对办公用品消费不设上限,而且如果去“吃住一体”的宾馆饭店消费,烟酒也可以开到餐饮和住宿费中。这都给报销吃喝费用提供了便利。

  五是转嫁给分管领域的企业。中部某省一些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表示,小范围聚会时,买单者多是分管领域的企业或老板。张先生是东部沿海一家民营出版文化公司董事长,曾多次在私人会所宴请部门领导。他说,在会所吃一顿饭花费少则一两千,多则上万。主要为了和领导联络感情,请其在审批、审查等方面照顾。一般而言,这钱到最后都有“回报”。

  短评:治理公款吃喝,报销环节十分关键。不管吃喝花样如何千奇百怪,只要把账管住,就能“见血封喉”。一些纪检干部建议,中央应以严查办公用品、住宿费等报销为突破口,将公务接待预算公开化,设立公务接待经费支出“红线预警”制度。

  一方面,确定公务接待基数。比如,以各部门、各单位前三年公务接待支出的平均值,第一年下调10%为基数,第二年下调20%为基数,第三年考虑物价因素在上年基数的基础上有限浮动确定年度公务接待费用总额。

  另一方面,制定公务接待超标处置标准。对公务接待超标在征收调节基金的基础上,应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超标部分一定比例的金额,如第一年收缴10%,第二年收缴30%,第三年收缴100%。

  同时,加大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联合监督力度,对各单位“财政资金”支出审批、报销、核算实行源头审核控制;建立严格的惩处制度,把浪费行为、特权腐败行为与职位挂钩,采取诸如撤职、“双开”等严厉查处措施,防止一些人以身涉险。

责编:王嘉懿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