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河南大纪检组截至去年立案52起 查处16名干部

2014-01-25 09:42 来源:廉政瞭望

  如果说巡视组是千里眼、顺风耳,那派驻纪检机构就可以说是监督“天眼”,撒豆成兵,无处不在。

  但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制度设计,一度却面临“广种薄收”的尴尬局面。“在驻在单位是外人,到纪委来是客人,久了就成了陌生人”,一句玩笑话,留下诸多想象空间。

  中国反腐,正在经历一场全方位的“系统升级”。反腐提速升级,亟待打好方方面面的制度补丁。“激活”派驻纪检机构力量,让监督更加耳聪目明、落地生根,改革正在进行时。

  约谈动真格,监督更有力

  ——四川省纪委、监察厅约谈派驻机构负责人及加强派驻机构统一管理侧记

  2014年新年上班第一天,四川省纪委驻省环保厅纪检组长何鹏就带队到金堂县,检查该县2012~2013年省级环保转移支付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这是落实省纪委领导约谈时的指示,突出‘监督主业’的一个举措。”何鹏说。

  去年夏天,四川省纪委领导用1个多月的时间,分别对35个派驻机构纪检组长进行了“一对一”的约谈。回到“娘家”,纪检组长们感受颇深的,是省纪委领导的坦诚务实和对问题的直言不讳。约谈的效应,正在持续发酵。

  2013年以来,四川省纪委、监察厅在加强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发挥职能作用方面动作频频。约谈,正是最直接、最具体的措施之一。

  有的“和风细雨”,有的“红脸出汗”

  2013年7月1日上午,省纪委驻省发改委纪检组长崔志国来到省纪委监察厅,他将接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怀臣的约谈。

  “接到通知时,距离约谈只有很短的时间。”崔志国按要求准备了一份材料,约谈时汇报了派驻纪检组监察室开展工作情况、省发改委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并脱稿谈了工作中的体会和建议。“约谈中,除了一个担任记录的工作人员,没有其他人在场。”崔志国透露。

  作为此轮第一个被王怀臣约谈的纪检组长,崔志国有些激动,但一个多小时约谈的气氛却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紧张。“怀臣书记不时插话询问,边问边记。他对我们纪检组的人员结构很关心,我就抓紧机会,把人员组成和日常工作情况一并做了汇报。”崔志国回忆。

  事实上,约谈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便于省纪委更好地掌握派驻机构的工作。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长黄昌明约谈省纪委驻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纪检组长张卓时,了解了人社系统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的做法。“梳理廉政风险点,健全规章制度、制定权力运行流程图,你们廉政风险防控做得有特色,要不断总结深化。”黄昌明说。

  接受省纪委副书记邓顺贵约谈时,蒲晓虎履新省纪委驻省林业厅纪检组长不到1年。近1年来,他调研了林业厅下属26个单位中的25个;驻厅纪检组在厅党组支持下,就贯彻八项规定等与副厅长们分别提醒谈话;蒲还发挥其作为“办案专家”的优势,查办并指导下级纪委查办案件……这些“招数”,受到邓顺贵的肯定。

  “回省纪委监察厅接受约谈,就好像回到了娘家。”汇报工作时,一些纪检组长也向“娘家”提出建议。有的直言“省纪委加强对厅局一把手的廉政教育太重要了,哪怕培训半天,作用也很明显。”有的提出:“要加强对派驻机构人员的专门培训,特别是办案培训。”有的建议:“要创造条件,让派驻纪检组更多地参与委厅中心工作。”

  根据安排,汇报、交流后,由省纪委领导做指示。“怀臣书记要求我们在加强对班子和班子成员监督的同时,加强对重点部门、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还特别提醒,要重视对直属单位、行业协会等的监督检查。他以前任副省长时分管过发改委,提的要求很有针对性。”崔志国说。

  尽管时隔半年多,说起约谈,多名纪检组长仍很兴奋。他们透露了约谈的更多细节。

  首先是约谈时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黄昌明约谈省纪委驻省经信委纪检组长张绛,就超出预定时间,谈了两个多小时。“我没念稿,全用的口头语言,黄厅长也提出问题与我探讨,进行指导。谈到一半外面有人找,也没被打断。”张绛说。而多名纪检组长在谈建议和工作打算时脱稿,也是此次约谈的一个特色。

  还有纪检组长透露:“省纪委领导是有备而来,‘带着问题谈’”,对纪检组改进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关人士透露,约谈时,省纪委领导还对几年来没有办案的个别纪检组提出批评,措辞之严厉,让对方“真的是红脸出汗,压力山大”。

  “压力传导”:举报减少也暴露问题?

  省纪委领导约谈派驻机构负责人,让不少纪检组长感慨颇深。

  “过去工作忙,到省纪委汇报不是很多。遇到省纪委开会,大家都在讲,可能讲得不够深,不够透。一对一约谈,这么些年来还是第一次。它为我们讲真话,诉苦衷创造了条件。我们讲的情况,也可为省纪委决策提供参考。”有纪检组长说。

  还有纪检组长告诉记者:“过去,纪检组在同级监督方面办法不多。省纪委约谈我们,是对我们理直气壮开展监督的‘力挺’。我去之前就给班子成员讲,上面要约谈我,问到什么我都如实报告。”

  据透露,酝酿约谈时,省纪委更寄望其起到“压力层层传导”的作用。从结果看,此举也引起了驻在部门党组的重视。省经信委、财政厅等党组书记对贯彻省纪委约谈时的要求做出批示;20多个部门还召开党组(扩大)会议研究贯彻意见。

  “约谈的是纪检组长,但提醒、警示的也包括审计厅领导班子成员。”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黄河说。

  很快,旨在落实省纪委约谈要求的整改也次第展开。省卫生厅党组加强对财务、基建、采购等重点部门的监督。而省扶贫移民局、侨办等则对机关各处室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了一次检查。

  一些省级机关还效仿省纪委模式,在内部展开约谈,收到了一定效果,约谈双方的表现亦颇具看点。

  接受黄昌明约谈前,省纪委驻省经信委纪检组长张绛就开始酝酿,将约谈推广到经信委机关。2013年9月,一份约谈通知以省经信委名义发出,约谈对象确定为机关处室负责人、直属单位纪委书记等。

  “省纪委约谈我时,提出要突出监督这个‘主业’,我也告诉直属单位纪委书记,纪委要敢于‘亮剑’。即使有些纪委接到群众举报较少或减少,也不要掉以轻心,这是否说明你的作用没发挥好,威信不高,群众不愿意来举报?”张绛说。

  还有一名纪检组长将自己的约谈的对象锁定在资金量大、工程量大的厅直属单位和重要职能部门一把手。

  “我事先做了功课,也经过实地调研,给他们一对一讲哪些环节容易出问题,比如代理、监理环节等等,他们能听进去,还建议今后把副职也加到约谈对象中。”这名纪检组长说。

  在另一省直部门,纪检组长约谈直属单位一把手后,有人主动上交红包礼金4000元。

  监督仍需更有力

  进入2013年,不少派驻纪检组长感到,省纪委与纪检组的关系更密切了。除了约谈纪检组长外,省纪委还出台意见加强派驻派出机构管理、专门召开相关座谈会、组织派驻纪检机构负责人述职述廉……

  加强派驻纪检机构统一管理,被写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派驻机构对派出机关负责,履行监督职责。

  事实上,自2004年起,中央各部委就开始“统一直管”改革,2006年覆盖到省级。上级纪委虽收回了人事权,但物权、财权仍在驻在部门党组手中,纪检组的工资、保障等均由驻在部门负责。有人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监督作用的发挥。

  四川省纪委人士透露了一组数据:近5年来,省纪委监察厅44个派驻派出机构中,有21个没有初核1件线索,有35个没有办理1件案件、处分1人。

  “必须在创新工作机制、创新管理体制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派驻机构的监督职能。”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怀臣指出。这个表态,基于由他担任组长的课题组,历时两月对派驻机构运行状况进行的深入调研。

  2013年5月21日,省纪委监察厅下发《关于加强派驻派出机构管理 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的意见》,旨在赋予派驻机构开展监督的办法手段,推进派驻机构管理服务一体化。随后,省纪委派驻派出机构工作室成立。

  《意见》中,还有一些举措受到纪检组长欢迎。如明确派驻纪检组与机关纪委各自职责,长期以来二者职能交叉的问题有望解决;由委厅统一组织双派驻(省纪委同时派出纪检组、监察室)机构处级以下干部的考核;细化派驻纪检组向委厅报告情况制度等。

  “过去常听人说我们派驻机构人员,‘回到委厅是客人,到了驻在部门是外人,久而久之就成了陌生人’。”一名省级机关纪检组长表示,2013年,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拿我们来说,组里全员接受了省纪委组织的培训,1人进入了省纪委办案人才库,我也参加了省纪委组织的3次调研和座谈”。”

  2013年10月23日下午,省纪委召开的“推进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调研座谈会”,让这名组长印象深刻。他回忆,会上大家积极建言,甚至提出了“全面统管、统一后勤保障”等建议,会议一直持续到很晚。

  还有一个增强派出派驻机构人员归属感的举措——省纪委人士透露,2013年以来,已统筹交流、提拔派驻机构工作人员20余人。

  在制度机制保障下,派驻纪检机构的“监督职能”也在发力。近期,省扶贫移民局纪检组派出督查组,到泸州市督促指导扶贫资金项目监管情况;省经信委纪检组2013年加强信访监督,主动查办了33个信访件。

  与此同时,四川探索推进中央驻川单位反腐倡廉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全域覆盖、深度融合、整体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省纪委常委、监察厅副厅长鞠波介绍,2014年,四川将加快建立派驻派出机构干部交流、专项检查、信访办理、案件查办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派出派驻机构的考核和问责,创新完善保障机制,着力提升派驻派出机构监督地位,促进派驻派出机构更好履行职责。

  “从约谈到建立完善各种制度,我们出台的一系列措施,思路和目标都是为了管到位,管到底。”省纪委人士告诉记者。

  派驻机构要眼睛亮一点、耳朵长一点、鼻子灵一点,善于监督、敢于执纪,让自己“硬”起来。

  (文_本刊记者 李天锐)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