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小华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犯罪控制与预防研究所所长
梅琨 南京市鼓楼区检察院副检察长
南京大学教授狄小华谈手册形成过程:访问数个监狱,问卷调查200多名职务犯罪人员
“你对当官或升官的渴望如何?你对婚外情的渴望如何?你认同只要没造成单位实际损失收礼就不构成犯罪吗……”这是一本名为《公职人员职业风险、自我认知、评估和调适手册》(以下简称《手册》)里的问题。
从2013年12月起,南京市鼓楼区的公职人员将陆续收到这份特别的手册,用于自评,并不上交测评结果。
这也是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鼓楼区纪委、检察院联合进行的课题研究,希望能用量化测试手段探测腐败心理轨迹,预防职务犯罪。
手册中的“自我评估”部分,从心态因素、潜意识等五方面设计了34道与腐败相关问题,测试官员的认同度,认同度从低到高分5档,分别计1到5分,得分越高意味着腐败的风险越大。
除了测试,手册还解读了职务犯罪的心理变化规律和控制风险的方法。
消息一出,即遭遇了舆论对手册问题设计直白、实际作用和研究经费的质疑。
手册制定者对新京报记者称,“反腐手册”意在教育,打击腐败需要制度力量。
问卷调查200多名职务犯罪者
新京报:作为手册的编著者,你做过哪些调研?
狄小华:我是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调研的,带着人前后跑了4、5个监狱,访问了47名职务犯罪的服刑人员,又对200多名职务犯罪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形成了一份职务犯罪的心理调查报告,再根据这份报告形成了这本手册。
新京报:怎么找到这些人?怎么能保证他们谈的都是真心话?
狄小华:确实要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我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人;二是对方愿意谈。前者是鼓楼区检察院做了很多协调工作,二是我发现也有人不愿意谈,比如我接触到4个因行贿被抓的人,两个不愿谈,当然也有配合程度很高的。
新京报:为什么有人配合程度高?
狄小华:一种是服刑以后,他觉得自己有冤屈:“我就收了一点儿,怎么没抓别人,抓我了?”还有一种是,他希望能向我们证实,他本质上并不坏,而是面临的诱惑多。
新京报:访谈中你最常问的问题是什么?
狄小华:从他们第一次违法,到最后一次,每一个节点是怎样的,现在的感受,怎么看待自己的犯罪,我都会细化问。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