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全国先进“明星村”:为政绩打造的“盆景”?

2014-01-07 08:24 来源:半月谈网

  它们头顶多个荣誉,从全国先进村到乡镇示范点,多有囊括;它们是上级的“宠儿”,村里办公室墙壁上挂满了各部门授予的牌匾,林林总总……它们,就是各地的“明星村”,因“万千宠爱在一身”而被周边村屯艳羡不已。

  然而,“明星村”亦有烦恼,比如入村考察活动总是应接不暇,有的“明星村”平均三天就要接待一拨;再比如,作为典型村、示范点,各种工作指标多、任务重,村干部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除联合国级别的,该拿的荣誉我们基本都拿了”

  “政务服务站”“农业服务中心服务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基地”“和谐警民关系示范村”“创建广西生态农业名村办公室”“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站”“农村消费教育基地”“家政公司家政服务点”……记者日前到桂东一个行政村采访,看到村委办公楼内一面墙上挂满了牌子,名目繁多,蔚为壮观。

  这个村是名副其实的“明星村”。因生态农业发展出色,2005年该村被国家相关部门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全国生态家园先进村”;2009年获得“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在村里的另一座办公楼里,悬挂的牌匾同样让人眼花缭乱,“双学双比示范基地”“双培双促示范基地”“党校现场教学培训基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少年宫培训基地”“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农民工培训基地”“科普示范基地”“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基地”“优生优育优教活动中心”,等等。

  村干部说,类似牌匾还有不少,已经没有地方挂了。他当着记者的面数了数:公安、关工委、工商、食品药品监督、党校、民政、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各部门、各项工作,“估计有100多项荣誉和头衔吧”。

  在桂东另外一个“明星村”里,村干部笑言:“除了联合国级别的,该拿的荣誉我们基本都拿了。”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明星村”都是由于某项工作出色而出名,但出名之后各种荣誉,包括先进村、示范点、教育基地等头衔就会扎堆而来,“一荣俱荣”。一些基层群众认为,“明星村”再怎么牛气,也不可能样样先进、处处模范,事实上很多荣誉都是生拉硬扯,因为许多部门习惯“好上加好”。

  藏着尿袋搞接待

  外表光鲜的“明星村”,其实也有不少苦恼。一些村干部和群众反映,由于是“先进”,分解下来的任务多指标自然多,完成起来难度很大。“挂牌多就意味着工作量大,有好些都是超出我们职责范围的。”有村干部表示,一些牌匾成了“烫手山芋”,但身处最基层,他们没有办法对上级部门说“不”,上面怎么说,就只能照做,不敢也无法推脱。

  记者在桂东一个“明星村”看到,村里设立的“六室五中心”,各种名目的功能窗口至少有50个。村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这个村7100多人,村“两委”干部只有5人,根本忙不过来。

  同时,随着名气增大,各种入村的考察活动也是多如牛毛。一个“明星村”村干部说,由于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09年到2010年间,省里、市里和县里前来取经的参观团络绎不绝,外省也有不少团过来考察,甚至一些外国客人也曾来考察过。他回忆,最多的一年各种考察活动有近百次。

  今年9月这名村干部生病住院做手术,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从医院跑出来迎接了两次检查。甚至有一次,他将尿袋偷偷藏在衣服里,“没办法,上面点名要我介绍,不去说不过去”。

  在不少村干部看来,“明星村”尽管能得到不少资源,但苦恼也随之而来。柳州市一位“明星”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社区建立一座书屋,某部门送来了数百本书籍。本来是件高兴事,可打开书箱一看,这些书根本不适合社区居民阅读。另外还随书“附赠”了4块牌匾,要求社区悬挂上墙。

  这名负责人说,别看只是几块牌匾,后面往往跟着一堆麻烦。一些单位发放牌匾后,几乎没开展过任何活动,到了年底却专门打电话到社区,要求提供开展活动的台账,结果社区干部只能加班加点想办法完成。

  一些村干部还透露,同样内容的活动,上一届领导是一个提法,下一届领导又有了新的提法,换汤不换药,作为示范点,村里就得挂两块牌子,“如此这般瞎折腾,牌子哪能不多?”

  荒唐事的背后

  一些基层干部认为,“明星村”现象的出现,与各地普遍存在的抓示范、树典型密不可分。“明星村”大多群众基础好、“三农”工作卓有成效,到这里挂牌子,工作容易推进,也相对容易出成绩。

  也有基层干部认为,“明星村”实际上是为政绩造“盆景”,公共资源大量集中,自然好出政绩。这样,“明星村”各项工作做得再好,也不具有代表性。

  记者调查发现,一方面有关部门在有意无意之间,将“明星村”打造成了一张名片,只要有相关参观考察活动都往这里领。另一方面,在“明星村”周围,其光芒之外,还有不少普通村庄,因较少受到关注,发展情况并不乐观。

  位于桂中地区的某村庄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以莲藕种植闻名。这些年村里通上了自来水,而且每个屯都通了水泥路,一些屯水泥路都修到了每户门口,村头还修起一座不小的游泳池。村干部坦言,这些项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上级领导的重视。2010年村里修路时,总投入70多万元资金主要靠各级政府解决。然而,这个村所在的县,目前尚有40多个行政村未通上硬化路。

  有关专家认为,村庄发展水平不一,地方政府表彰先进村,总结其经验,让后进村学习借鉴,这是正常的,也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只是为了政绩堆资源、造“盆景”,人为拔高,或者为了门面将“明星村”变成“参观基地”,让干部群众不堪其扰,那显然是不对的。

  当前,必须控制一些部门和单位的行为,为“明星村”减负。当然,要从根本上消除“明星村”怪象,还必须按照中央要求,切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记者 张周来 李斌 吴小康)

责编:刘睿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