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跑步潮
似乎在一夜之间,慢跑变成了风尚。
都市中的人们通过各类网络平台秀出自己的跑步路线、装备和成绩。而以往人们心中极端且枯燥的马拉松也变成了更多普通人趋之若鹜的时尚运动。“跑马”成为了新兴的都市景观。
奔跑是人类自发的身体需求,而跑步也是所有运动中最经济、最个人、最易于实施的项目。它从枯燥的体育科目演变成时尚符号,背后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变迁。
当下中国,都市中的人们面临着糟糕的空气环境、残酷的工作竞争、急速的生活节奏和日益疏离的人际关系,人们的精神世界焦虑、不安、迷茫。跑步成为了对抗这一切的一个出口。
更多的人们最初选择跑步是出于对身体健康的考量,而后,跑步变成了一种精神需求,它让跑步者获得成就感与快乐。在中国这个急速变化的社会,跑步让都市人群身心得以双重舒缓,精神世界得以安放。跑步成为嘈杂世界中为数不多的可以自己与自己对话的安宁时刻。
城市热跑
跑步不再是印象中枯燥的体育考试科目,它已经变成了中国当下都市景观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慢跑、甚至马拉松的运动中。跑步成为了一种运动习惯、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赵全明是一名自动化工程师。他每晚10点就上床睡觉,为的是能保证自己第二天清晨四五点的跑步运动。工作日在小区跑,周末则经常去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几乎每次到达森林公园,他都会发现“数以百计、甚至上千”的跑步者已经在这里跑开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这个被跑步者们简称为“奥森”的公园开始对外开放,此后便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成为北京最大的跑步活动聚集地。一些跑友通过豆瓣、跑步论坛或QQ群相约而来,更专业的跑步者则会来这里进行长距离慢跑训练。如果不小心赶上一些跑步俱乐部或运动品牌的跑步活动,这个占地680多公顷的巨大公园竟然会显得热闹非凡。
湛庐文化创始人陈晓晖也经常来这里跑步。他今年认识了很多跑友,发现其中80%的跑龄没超过两年。“一般从跑步开始到马拉松要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如果不间断地跑,他们到今年就开始有能力跑马拉松了。”陈晓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大约正是这波跑步者带来了2013年国内马拉松赛事的火爆和报名人数的井喷。年初,厦门国际马拉松的参赛人数达到7万人;而9月8日,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网上报名正式启动后,3万参赛名额只用了13个小时便迅速报满,报名速度比去年足足提高了7倍多。如果把全程或半程马拉松、10公里跑和超100公里跑比赛都算上,今年举办了马拉松赛事的城市一共达到40个。
在中国,“跑步”正逐渐远离人们印象中那个学校体育课程的枯燥考试科目,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都市蔓延。
从观众到参与
赵全明坚持跑步已有20年,几乎参加过全国所有的大型马拉松赛事。1993年,他上大一时开始跑步,最初的目的是锻炼身体。学校没有操场,他就一个人在校园外的公路上跑。周围的同学大多选择打篮球、打羽毛球,很少有人跑步,可赵全明坚持跑了半年,养成了习惯,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参加比赛最能使跑步者得到激励。当时,赵全明基本上参加了所有学校运动会里的中长跑项目,跑完1500米,再接着跑3000米。
他偶尔会在电视上看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的直播。始于1981年的北京马拉松是中国最早的国际马拉松赛事,虽然它并非马拉松首次进入中国——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时,马拉松即被确定为正式比赛项目——但它是中国第一个市场化运作的田径赛事。
不过,在全运会比赛和北京马拉松比赛举办后的头17年里,参赛者均为职业选手,这项运动离普通人还太远。对于马拉松,赵全明一直都心存敬畏,“觉得这个比赛太遥远了,自己始终是一个观众。”
1998年,情况有了改变。为了扩大影响力,这一年的北京马拉松开始从职业竞赛向大众体育活动转变。它允许业余选手报名,并为此分别设置了男子和女子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10公里和小马拉松等项目。这意味着,业余爱好者可以跟专业运动员一起比赛,马拉松也开始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国内对业余选手包容性最强的竞技项目。
第二年,赵全明从体制内单位辞职,并且报名参加了北京马拉松,算是“给自己的一个挑战”。他托朋友从北京青年报上剪下报名表寄给他,填写后寄回北京。他身边没有同样爱跑步的朋友,只好独自从老家内蒙古来到北京。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