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无人村探秘 珠三角边远村庄面临空心化问题

2013-12-11 09:02 来源:南方都市报

  总顾问: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 李铁

  编年史第三部

  城镇差异发展(2004-2013)

  样本关键词:郊区空心化

  惠州惠东

  佛山高明

  江门台山

  2011年中秋节前夕,5名曹氏亲属聚齐,打算返回阔别多年的故园,看看荒芜的村庄,商量修路事宜。沿省道S 356,乘了一个多小时的汽车,5人抵达曹氏故园山脚下的惠东县多祝镇红路村。

  从阡陌齐整的红路村朝着石壁下的山坡进发,5人的步伐越发艰难,因为前人走了上百年的山路,现已完全湮灭在灌木和草丛中。大约3公里路,众人走了两小时。

  佃家田村,曹容华和曹潭军的故乡,此时荒废已近20年。

  改革开放以来,总面积全省第六、珠三角第一的县级行政区惠东,从1983年拥有2445个自然村,到2011年锐减至2010个,近30年时间全县范围内有4 35个村庄消失了,年均消失14 .5个。

  截至2012年末,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高达83 .84%,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与此同时,更多的无人村、空心村正在生成,我们无法查找到确切的统计数据,但从惠州惠东、佛山高明、江门台山等地的走访中,发现这些被掏空的村庄实不少见。

  无“家”可归

  惠东佃家田村曹姓族人早已无“家”可归。上世纪70年代以前,佃家田村是一个由5户人家组成的自然村,但到了现在,最新版本的地图上,已经没有了这个村庄的名字。

  佃家田村曹氏族人重聚,无人诉说生活幸福。酒过几巡,年届不惑的曹容华突然啜泣,他高声道:“只要能铺上一条几公里的水泥路,我们流落在外的50多名曹家子弟,就会回去耕田种地……”

  年长4岁的曹潭军低下头,他承认这些年做泥水匠的确没有什么长进,连个大工都没混上,由于年事渐高他怕某一天自己会干不动,所以还不如回“家”养鸡种菜。

  佃家田村现在保存最完好的宅子,也倒塌了,只剩一堆残垣断壁。别的村庄多半是渐渐繁荣,曹容华称佃家田村则是慢慢凋敝。

  上世纪70年代,曹华坤走出村庄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3年回到惠东县政府部门工作,他是第一户将家从山谷中迁至城里的。在城里,他的儿子曹庆中进入了事业单位。

  第二户将家搬出村庄的,是泥水匠曹潭军,他于1987年到县城的建筑工地上干泥水活,顺利实现了他走出村庄娶老婆的梦想。

  第三户将家搬出村庄的,是孤儿曹容华。曹容华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留下孤儿寡母。不多久,经受不了贫穷的母亲改嫁他乡,曹容华则在村里过着到左邻吃早饭到右邻吃晚饭的生活。1989年,年满18岁的曹容华,不想再因为经常打架斗殴而被资助他读书上学的亲戚们数落,怀揣72元钱,深夜一路抹泪,独自去了深圳。

  第四户将家迁出佃家田的曹炳南,于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东莞打工,游走生涯中他并没有“发起来”,最后他娶了一名患小儿麻痹症的女子为妻,目前在惠东县一菜市场卖猪肉。

  第五户离开的是曹锦和、刘观元夫妻一家,离开的原因是小孩上学来回要3个多小时,而且山高路陡怕小孩摔下山。

  最后一个离开的是曹锦和的弟弟曹运兴。独居山中的曹运兴发现,由于道路只有他一个人行走,渐渐杂草丛生。更为可怖的是,村中一直没有通过电,半夜里老鼠窸窸窣窣,野猪龇牙低吼……1992年,他关上最后一扇房门,也下山了。

  从1992年到现在,佃家田成为无人村庄已21年。曹氏族人奔走城市间忙碌谋生,时常围炉而坐的乡村生活图景已然远去,即使在春节也难得相聚,只有在怀念逝者的清明,在细雨中还会记起彼此有共同的血脉。

  在离开故园的曹氏后代中,除了曹庆中在城里有自己的房子,其他人无一例外租房居住。

  席间,受到感染的刘观元,对远嫁到云南山区又折回惠东打工的女儿曹雪霞说:“等以后没有工打了,你回惠东去哪找娘家……”

  从惠东多祝镇上,已有相对发达的交通路网去到珠三角的任一城镇。饭毕,曹氏后裔道别之后各奔茫然前程,他们相约来年“一起回故园扫墓”。

责编:李娅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