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深,现年81岁,陕西省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人。2006年5月凤翔泥塑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被授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翔泥塑代表性传承人。
他们个个“身怀绝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的佼佼者;他们责任重大,肩负着让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统技艺重焕生机的重任;面对物质和金钱的诱惑,他们选择了对传统最执著的坚守……如何让手中的传统技艺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得以发扬光大?“非遗”传承人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我在跟时间赛跑
我出生在太行山区的襄垣县,14岁拜师学唱鼓书,一唱就是60多年。襄垣鼓书讲究拉、打、说、唱,一场表演可以用到十几种乐器,一个人最多能表演7种乐器,其中二簧、呼胡、二把不能缺,其他都是根据条件配上的,有锣、镲、鼓、板、木鱼、琴、三弦等。因为唱腔美,乡土气息重,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专家看完我们表演后还叫它“中国的摇滚乐”。
上世纪80年代之前,鼓书是乡村盲艺人养家糊口的饭碗。那时候一个月能拿45元,相当于一个国家干部的收入。婚丧嫁娶、满月、庙会、暖房哪项农家活动也离不开咱这鼓书,往往一家还没有唱完,另一家就把说书的“家伙”抢走了。
可惜的是,现在听书的人越来越少。由于说书赚不了钱,盲人们都去做按摩了。三四年间我只收了10个徒弟,目前他们的唱功还不行。而以前收的四个大徒弟,有两个也转行了。
现在襄垣鼓书曲艺队有32人,28人为残疾人,大家分成3组,轮流下乡演出,一年能演出300多场,但观众都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我们也只能靠每月300元的“低保”过活。
作为传承人,只要我有一口气在,只要有一个人听,一个人学,我就会说下去。我会的书目中,有记录的只有60%,40%还装在我脑子里。我上了年纪,所以现在最紧迫的是把师傅口口传授的书目记录下来。虽然我看不见,但也学着用电脑,这样记录比盲文快很多,明眼人也能看懂。
学电脑对我虽说很难,但更让我心里觉得不好过的是鼓书文化面临失传。鼓书里可有大哲学呢,《罗成算卦》《烈女传》《皮鞭记》《包公案》等,在嬉笑怒骂中诠释了人生真谛,丢了实在可惜。我要跟时间赛跑,有生之年把襄垣鼓书书目记录下来,给后人留下一份精神财富。
(王俊川口述,本刊记者王学涛记录整理)
坚守“传统”让传承不“变味儿”
平遥推光漆艺有2000多年历史,以手掌推出光泽及描金彩绘而出名。2006年,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抗日战争期间,平遥推光漆艺曾迅速没落。新中国成立后,我拜老艺人乔泉玉为师,恢复生产了已失传的堆鼓罩漆,并将推光漆器髹饰工艺由过去的3种增加到20多种。
不过受天然大漆原料少、制作成本高、周期长等因素的影响,漆器制作的“传统味儿”正在消减,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工艺品大多使用的是化工漆,严重影响了推光漆器的声誉。
真正的、传统的推光漆器使用的是天然大漆,这也是这项技艺的精髓所在。天然大漆有一定稠度,考验人的手上和眼里功夫。我到陕西、四川、贵州等地买来大漆后,要自己过滤、脱水、加辅料,还要在温度、湿度都合适的‘阴房’中晾干,制作一件小工艺品都需要两三个月。配漆、配料、配色等都没有一定标准,全凭感觉,学起来很费劲儿。
古人用大漆工艺来做饭碗、家具等,耐高温、耐磨损、抗强酸强碱,不易变形退色,这些优越性是其他材料所无法取代的。一件小的首饰盒,大漆制作的要3000元,而化学漆制作的不到100元。
为了不让这项工艺失传、变味儿,60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传统,用天然大漆制作工艺品,同时还手把手培养出200多名学生和10多名徒弟。但是现在能完完全全继承天然大漆技艺的人才还不是很多,只有10多个徒弟能独当一面。简单的工艺三五年就能学成,如果想全面掌握非得十几年不行,还得去钻研、有决心。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