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落网”
10月28日,国家卫计委发布消息,支持开展空气污染(雾霾)人群健康影响监测。这意味着P M2 .5在进入公众讨论空间近两年后,要接受更科学更严密的“监视”。去年2月启用的空气质量新国标将其纳为监测对象,现在,它又正式进入我国的大气监测系统和死因及门诊监测的合流地带。
全民公敌
细颗粒物PM 2.5,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早已“恶名昭著”。它的比表面积(指多孔固体物质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表面积)大,易于富集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随着呼吸甚至会进入人体肺泡或血液循环系统,是大气环境中化学组成最复杂,危害最大的污染物之一。
美国环保局早在1997年新增了关于PM 2.5的标准,规定年均值为15微克/立方米,日均值为65微克/立方米,世界卫生组织在2006年提出的《全球空气质量指导值》也提出PM 2.5的指导值和阶段目标,推荐年均值为10微克/立方米,日均值为65微克/立方米。
有研究者采用美国航空航天总署卫星气溶胶厚度反演地面PM 2.5浓度,发现我国四大城市群(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渝)2001-2001年期间PM 2.5年平均浓度均超过50微克/立方米,而欧美发达国家普遍低于15微克/立方米。
2011年下半年,因为美国大使馆的监测和公布,PM 2.5在国内民间渐受注目。人们第一次如此认真地审视进入肺部的空气,“爆表”的日子,让他们忧心于体内有毒的“不速之客”。
在大规模的雾霾和PM 2.5数据零星发布持续近两年后,我国去年开始发布74个城市、496个监测点的实时PM 2.5浓度数据,揭开了覆盖PM 2.5的“遮光板”。
不过,关于城市大气污染和人群健康风险评估的研究,仍然不足。已发表的论文大多只单纯对污染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不涉及人群患病资料。缺乏长期跟踪的相关研究数据,成为研究者们的拦路虎。
研究大气污染的长期健康影响需跟踪大量的人群,也称为队列研究,通常需要跟踪十年以上。在我国,至今仅有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了一次回顾性队列研究。目前的研究集中于大气污染物的短期健康危害。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