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医疗价格体系不改革 信任永远建立不起来

2013-11-08 09:20 来源:南方周末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请来跆拳道专业讲师,为医护人员传授《防身意识与防身技巧》

  2013年11月5日晚,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请来跆拳道专业讲师,为医护人员传授《防身意识与防身技巧》。 (东方IC/图)

  编者按

  自2012年3月哈医大一附院实习医生王浩遇袭以来,医生群体第一次对伤医事件集体发声。在对多位知名医生、医院与医疗系统管理人员的采访中,南方周末记者发现,表达悲哀与愤怒的同时,这些医疗界资深人士仍然保持了可贵的冷静思考。他们并未将怒火简单地指向“低素质患者”或“不专业媒体”,更不愿增加社会群体间的戒备与对立。“变革刻不容缓”,才是业界精英们的共识。只有补齐医保“欠账”、公平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完善医疗纠纷仲裁机制、改革医疗价格体系,医患互信才具备可能。以此为开端切实推进医疗改革,就是医生逆袭真正的价值所在。

  有医生表示,甚至亲友对医生的处境也缺乏了解,“伤心只在我们圈子里头”。

  80%的医患纠纷不是因为医疗差错,而是沟通问题。沟通问题源于不信任,而“医疗价格体系不改革,信任永远建立不起来”。

  碰到砸锅卖铁来治病的,医生越来越不敢接。“只要因病致穷的风险笼罩于医患关系之上,尖锐矛盾就难以消除”。

  一家著名医院院长的讲话在全国同行中流传:伤医事件不仅关涉医患关系,更是整个社会丧失道德与法律意识、互相仇视的必然结果。

  连过道都挤满了人。11月5日傍晚,上海中山医院中山大讲堂的一百多个座位已应付不了医护人员们的热情。自从题为《防身意识与防身技巧》的讲座贴出海报,爆棚就在意料之中。

  同一天,上海华山医院也邀请了宝山公安分局的教官,培训面对暴力侵害如何自卫。

  中山医院活动的主讲人是位跆拳道黑带选手,自我介绍时的一张飞腿照赢得了全场欢呼、鼓掌,仿佛仍在释放过去两周的愤怒与不安。

  “要发出声音”

  “已经到了一呼百应的时候,不在乎谁组织了,水到渠成。”

  10月30日是中山医院巴林特小组两周一次的常规活动日。

  巴林特小组是一种由匈牙利医生巴林特创立的、训练医生处理医患关系的方法。小组由8至12人组成,一位医生先报出自己经历的案例,组员们表达观点、感受,形成对医患关系的新认识。

  这种方法2009年被引入中山医院,参与者数量近年突破上限,多时达五六十人,只能组织“金鱼缸小组”(8至12人讨论,其余人担任外围观察员)来承载。

  温岭杀医事件后,组长、心理医生陈华临时改变了活动方式,以“医路的爱与哀愁”为主题,请同事们谈感受。

  “不能继续沉浸在负面情绪中,要发出声音,让社会明白医生的想法。”多位同事提到。一位同事大胆提议,可不可以以巴林特小组名义组织个默哀?

  起初,陈华担心默哀超越了常规的形式,细想又觉得,这或许有利于纾解两年来积累的情绪,“被伤害的的确是我们的同伴,也是为这个行业默哀”。

  第二天上午8点半,百余位医护人员陆续来到了院内的孙中山像前,自发排了队,度过静默的3分钟。

责编:刘睿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