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盐业专营垄断暴利:每吨出厂价400元卖4000元

2013-10-17 09:48 来源:法制周末

  盐业垄断亟待打破

  在期盼工业盐市场能够真正放开的同时,徐亮还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公司也能够获得合法经营食用盐的资格。

  因为在徐亮的眼里,并不是自己的公司不具备从事食用盐贸易的资质与能力,而是现行的法律规定不允许自己这么做,既然工业盐的经营在国家层面早已放开,食用盐的专营也该逐步解禁了。

  “如果有机会,我们也想参与到食用盐的市场竞争中来,以现有的进货渠道和流通环节,或许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徐亮对此充满了信心。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余晖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食用盐的垄断经营势必要被打破。

  在余晖看来,历史上盐和铁都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而现在盐带来的税收在政府税收里面的比例已经太小,甚至都可以被忽略了。

  徐亮也认为,食用盐靠国企经营,虽然其盈利多但是开销也较大,真正的利润并不多。

  余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即便如此相关既得利益者总会找出各种理由来维持其专卖体制,其中一个理由就是没有了专营,一些偏远地区的食盐供应就很难得到保障,会影响民生问题。

  “此外,还有一些如碘元素等的添加问题,当前盐业部门往往认为自己手里掌握标准,由其进行添加才是最为合适的。”余晖补充道。

  “但我认为只需要根据各地碘元素缺乏程度出具一个国家标准,让一些企业按照这个标准去执行即可。”余晖表示,如果企业做得不好可以对其进行处罚,甚至取消其生产经营的许可。

  余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因为盐业垄断的存在,现在的盐价仍是偏高,如果食用盐市场放开,引入企业竞争,消费者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据余晖透露,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问题出现以前,解决盐业垄断的方案已经基本成熟,但由于该事件引发了国内的一场“盐荒”,就给了盐业部门一个理由,即只有盐业公司才能实现这种食盐供给保障,这也使得盐业专卖得以继续保存了下来。

  “其实即便没有专卖公司,一旦遇到国家紧急情况出现,任何一家产盐或者售盐公司都有义务无条件地充足供应所需食用盐,那些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余晖认为。

  “食用盐也应该打破专营局面,让其他企业也能够进来。”但邹佳莱认为,食用盐毕竟属于食品,所谓的放开只是不再由盐业公司专营,其他企业申请许可证也可以经营,而非随便什么企业都能经营。

  邹佳莱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日前中国盐业协会理事长董志华在协会上讲话时透露,第六套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已经由国家各部门审批完成了。

  “现在就等国务院一声令下,把盐业管理和盐业经营分开,盐业经营不能再继续那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垄断局面了。”邹佳莱表示。(记者 蔡长春)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