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联储退出货币刺激措施的预期逐渐升温,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逐渐从新一轮宽松的“货币战争”转变为“吸金战争”,我国的货币供应、资产价格也随之面临较大的压力。虽然QE退出的具体时间难定,且我国资金和汇率面对的冲击和风险总体可控,但未来仍需要在金融市场改革、货币政策等方面做好政策储备,以便更好地应对后QE时代的来临。
QE淡出预期影响广泛
非常规的量化宽松政策(QE)是驱动新兴市场股市、债券、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背后的核心因素。由于美国经济体量巨大,而且美元是全球的主要货币,美联储如若退出QE将对新兴市场乃至全球经济带来较大冲击:
从短期来看,全球投资者在估价时会重新重视风险因素,这有可能引发新兴市场资本外逃、货币贬值、股价下跌的风险。具体来看,资金将逐渐从新兴市场回流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从债券、大宗商品等市场回流到风险溢价更高的发达市场的股市。因此,新兴市场此前受惠于流动性泛滥的资产价格、债券、大宗商品的牛市将走向终结。
从中长期来看,未来美元汇率、大宗商品价格、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将非常剧烈。这不仅会让欧洲外围国家政府债务危机继续恶化,而且会给全球新兴市场带来较大冲击。QE一旦退出将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面临下行压力,俄罗斯、巴西等资源型新兴市场国家的收入将随之下降,政府债务压力相应上升,新兴经济体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将会通过紧缩外需、示范效应等多个渠道波及我国经济。
“流动性盛宴”不再
多重迹象表明,巨额国际热钱流向国内市场的步伐正在减缓。央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5万亿美元,与一季度末1300亿美元的增幅相比,二季度增加约600亿美元,速度明显放缓。
因此,专家普遍认为,国内市场享受外汇占款带来的流动性盛宴将难再现。不过,专家也表示,虽然我国出现了资本流入放缓甚至资金流出的情况,可是断言热钱大规模撤出还为时尚早。
“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经济增速依然处于相对高位,且国内外利差依然存在,对热钱的吸引力还是存在;另一方面此轮热钱撤出是典型的国际投机资金获利了结,我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不同,我国的资本管制更为严格,因此热钱进出难度相对更大。”广东省社科院教授黎友焕表示,“中国不会出现其他市场那样严重的资本流出,但仍需未雨绸缪美联储QE退出带来的压力。”
业内人士认为,美联储一旦退出QE对我国经济的总体影响喜忧参半,因为美国需求的复苏将对我国出口需求有正向拉动作用,另外美元走强将缓和人民币升值的节奏,会增加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在热钱逐渐减缓流入的形势下,一方面我国资产泡沫可逐渐消除,另一方面,未来热钱随时抽离的可能也给我国增添了不稳定因素,经济下行风险值得防范。
与此同时,随着QE退出预期的反复发酵,人民币升值趋势或迎来拐点。中国银行战略规划部高级分析师温彬表示,鉴于人民币今年以来的强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热钱的流入和美元的战略贬值,因此随着热钱流出和美元强势的逐渐确立,人民币升值步伐将暂时告一段落。同时,人民币的吸引力本身也受到我国经济活动总体放缓的冲击,我国经济增长告别8%已基本已成为市场共识。
中国应提前打好“手中的牌”
事实上,美元重拾升值趋势,人民币升势进入拐点,加上全球外汇投机交易的显著下降,为央行获得双向外汇波动机会打开了一扇难得的窗口。
巴克莱资本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建议,随着美国流动性有收紧的预期,以及人民币升值进入尾声,人民币进一步扩大浮动区间的窗口已经到来。人民币扩大波幅带来的益处包括:一是有助于打击人民币的单边升值或贬值的预期,二是有助于保护我国的出口竞争力,三是符合汇改和人民币实现自由可兑换的政策目标。
除了在汇率制度上可做调整之外,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表示,我国当前急需加快落实有关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快“夯实”实体经济基础,防范新兴市场经济减速带来的冲击。
目前来看,我国仍有相对坚实的金融防火墙,包括我国经常项目持续保持巨额顺差、高达3.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资本账户仍未完全开放、金融体系相对较为稳固等,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美联储“退出冲击波”前能全身而退。
综上,我们必须统筹谋划并打好手中的牌,加大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记者 有之炘 桑彤 陈云富)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