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援藏干部生活调查 每次下乡都是把脑袋拴腰上

2013-08-14 09:12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先做西藏人,再干援藏事”,第六批援藏干部把西藏各族群众当亲人,干实事、解难事,得到广泛认可。

  “你是高原人,走遍田间牧场,你牵着我的手扶着我一路前行”,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多吉次珠在诗歌《我的援藏兄弟》中写道,“你是一粒种,身后泛起金色的麦浪,你的无怨付出,只为藏家更富足更祥和。”

  第六批援藏干部历经3年,现已完成使命,陆续返回内地。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雪域高原坚守期间,这1019名干部牢记重托,以造福各族群众和促进民族团结为己任。

  在吃苦中成长

  西藏高寒、缺氧、干燥、气压低、辐射强,自治区原党委第一书记阴法唐概括这里有“缺氧之苦”、“寂寞之苦”等“八苦”。第六批援藏干部却是吃苦不叫苦,苦干不苦熬,在吃苦中成长。

  山高、路险、坡陡、弯急,是昌都道路的最大特点。“每次下乡都是把脑袋拴在裤腰上。”天津援藏干部、昌都地区交通运输局专业技术人员李春宁说,3年来他一半时间在路上,跑了十多万公里,“通行条件差得超乎想象”。

  2011年6月边坝县尼木乡突发特大泥石流,将沿江公路冲毁,查看灾情时李春宁险些命丧江中,作为独生子的他至今没敢跟爸妈和妻子讲。“全地区1142个建制村,已有1015个通了路。”李春宁说,他为昌都交通人自豪。

  广东援藏干部、林芝县委书记蔡家华调研发现该县以农牧业为主的定位存在偏差,提出利用垂直分布的雪山、原始森林、峡谷、河流等世界级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广东援藏工作队采纳建议并决定投资20多亿元将景观核心区鲁朗打造成国际旅游小镇,可是拆迁通告被拒签,援藏工作队挨家挨户宣传、解释,剩下两户死活不走,并开出天价补偿费。蔡家华亲自请他们到办公室喝茶,经4个半天的耐心沟通,业主满意而归。蔡家华说:“你真心对待群众,群众会理解你。”

  截至2012年8月,援藏工作队实现“依法征收、阳光补偿、妥善安置、和谐拆迁”目标,达到“零投诉、零上访、零事故”效果,鲁朗小镇“依法征收与和谐拆迁”项目因此获得“中国法治政府奖”。

  山东援藏干部在白朗县打造了西藏第一个农业机械化示范县、青藏高原第一个太阳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西藏第一座县级蔬菜科研检测和农民培训综合楼。“这些个‘第一’,见证了我们的顽强拼搏。”白朗县委书记李季孝说。

  天津援藏干部在丁青县实施了冬季集中供热工程,开创西藏先河,温暖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心,也把更多孩子吸引到学校读书。

  经受生死考验

  1019名援藏干部进藏时平均年龄40岁,上有老下有小,援藏意味着奉献与牺牲。

  福建援藏干部、林芝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吴开辉离家时,妻子刚生完孩子,不久病故,留下仅一岁半的女儿。他强忍悲痛,把女儿交给年迈的母亲后毅然回到高原。

  陕西援藏干部、噶尔县委书记张宇大力推进人工种草和奶牛养殖等增产增收项目,深受农牧民群众拥戴,但顾不上家人。2012年1月父亲去世,他捧着父亲的遗像返藏,想好好“陪陪”老人家,也让老人家“监督”自己履职。怎料7个月后,44岁的他突发心梗牺牲在工作岗位。葬礼上,其弟弟哭喊着说:“哥,我设计了很多方式接你回家,想不到是抱着你的骨灰回去!”

  浙江援藏干部王卫东今年5月29日遭遇车祸殉职,距援藏结束不足一个月。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梁田庚看望其家属时,他的妻子说:“卫东曾对我说,西藏非常艰苦,常有人因病或意外去世,万一我出了事,你要正确对待。”那一刻,在场人员泪流满面。

  正是有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才有了35名干部多批援藏,有了夫妻援藏,有了带孩子援藏。许多援藏干部也为此付出健康代价。

  山东援藏干部、日喀则地区白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赵继光主抓自来水工程,工期紧张时他累得双眼视网膜脱落,医嘱术后半年之内不能返藏工作,可他一个月后又活跃在工地上,由于恢复不佳看东西重影,不慎摔进水沟扭伤脚腕。打着石膏,拄着拐杖,手拿图纸,他依然在现场指挥。2012年8月工程竣工,4000多名居民吃上自来水,白朗由此成为西藏第一个实现24小时供水的县城。

  陕西援藏干部、普兰县委书记黑树林和湖北援藏干部、乃东县委书记周耕身患痛风,拄拐坚持工作;福建援藏干部、工布江达县委书记王进足心肌酶升高吃药过敏,皮肤粗糙得像松树皮;司法部援藏干部、自治区司法厅副厅长何平因维稳累病在床无法动弹,经抢救捡回一条命;38岁的浙江援藏干部、那曲地区民政局副局长吴镇双目失明正在治疗中。

  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陕西40名援藏干部中,有7人患高血压、5人患痛风、3人患糖尿病、2人患心脏病;北京107名援藏干部中,一半以上患病,其中3人癌症,6人患心肌肥大、视网膜脱落、眼底黄斑等病。

  “在西藏这个特别艰苦的地方工作和生活,如果没有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执著追求,肯定坚持不下来。”那曲地委常务副书记、组织部长索朗扎巴说,第六批援藏干部以“老西藏精神”和“特别讲政治”的大局观为支撑,经受住了生死考验。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