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拉升迥异
一座跨海大桥能拉动多少经济?政府看重的显然不是收费收益,而更多的是其内在的长期效应。近二十年来,山东、上海、福建、广东、澳门等沿海地区频繁规划巨资建设跨海大桥工程,这些跨海工程不仅紧密了地域之间的联系,打造出多个“一小时经济圈”,更拉动无数产业,造就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产业新城。
事实上,杭州湾跨海大桥未通时,宁波环杭州湾产业带规划已实施,绍兴也提出产业兴市的规划,杭州发展的重心则从“西湖时代”转向“钱江时代”,即向杭州湾靠拢。
与上海时空距离缩短后,大桥端的地区能更好地接受上海辐射,并将吸引更多的企业驻足。在杭州湾大桥动工前,境内外的投资者已纷纷在大桥两端的嘉兴、慈溪的工业园区投资立项。目前,美国埃克森石油,欧洲BP,日本三菱、伊藤忠等跨国企业均已投资宁波。官方数据显示,仅2008年上半年,宁波、嘉兴、杭州、绍兴合同利用外资41.7亿美元,占全省同期利用外资的81.8%。
但并不是每个地区都有宁波的好运气。位于厦门市的厦漳跨海大桥今年5月28日起通车,但通行车辆数量、收费进度均不如预期。更糟糕的是,通车首月后发现,海沧的商贸、旅游业等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群众影响力也不大。尽管不少人相信新区需要一定的培育时间,但这让想利用区位优势将海沧打造成厦门“浦东”的商家大失所望。
“我们的确需要更多的跨海工程,但有些工程太过理想化了,这也是极大的浪费。”前述工程师称。(王子约)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