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一些网络“流行语”出自某些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之口,比如“俯卧撑”、“躲猫猫”、“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某地方政府大楼被质疑过于奢华,当地政府新闻办公室回应称“为的是方便服务群众,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后却被曝群众“门难进”,甚至禁止拍照;网民吐槽到某省旅游屡次“被坑”,该省旅游局发言人回应称“有批评声很正常,游客永远都是嫌价格贵的”;某地一公职人员被曝“赴澳门豪赌”并经证实,而当地政府曾第一时间回应称举报不实……
“在一些事件中,如果相关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要么言辞怠慢、糊弄群众,要么言之凿凿、妄下定论,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政府威信会受到伤害。”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
竹立家认为,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承担政府公共职能,在代表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直接交流时,其个人言论失谨失信、出现硬伤,更可能牵动敏感神经,导致矛盾激化。
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成功实践后,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加速发展,成为政府部门发布权威声音的重要平台。本刊记者近日采访的多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表示,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政府新闻发言人的专项职能不可或缺,而一些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履职水平尚不能适应需求。特别是,有些政府机关“一言堂”的话语权格局,令新闻发言人面临“难言之隐”,成为当前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面临的一个难题。
不发言发空言乱发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突发事件的增多,公众对于及时、准确的权威信息需求迅速增长。2003年后,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健全新闻发布机制、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政府危机处理能力和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直接推动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
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晋升、湖南省网宣办副主任贺弘联等多位受访人士看来,尽管新闻发言人制度已在全国“遍地开花”,形成了基本框架,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一些部门新闻发言人履职表现还有明显的提升空间。
一是不发言。认为不必交代太多、说太多就可能犯错,出现一再错过发布有效信息时机的遗憾;对一些负面影响大、牵涉原则性问题的新闻报道,一味地封堵信息;内部联动不顺畅,对公众质询反应滞后。
二是发空言。偏重常规新闻发布,忽视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发布;惯于讲口号性、概念性内容,缺乏核心信息。一些发言人话语体系过于陈旧,贴近性不足,有的甚至出现雷人雷语。
三是乱发言。有的对真实情况缺乏了解便匆匆表态,权威性不够、准确性不够;了解舆情的人不了解信息,了解信息的人却不掌握舆情,容易处于被舆论“撕咬”的状态。
受访人士认为,一些地方新闻发言人制度悬空、相关人员被动履职,这样会给民众留下负面印象,对政府公信力伤害更大。
张晋升表示,“不发言”往往会造成正式传播渠道的缺位、非正式传播渠道的活跃,容易让公众产生猜测或小道消息散播;“发空言”缺乏重点、言之无物,“认认真真走过场”会引起媒体和公众反感,质疑政府诚意;“乱发言”或前后矛盾、或蓄意隐瞒,则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和权威性。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认为,信息不完全、不真实,通常是谣言产生并传播的“温床”,而谣言又极易引发公众不满,甚至激化社会矛盾。这样一来,新闻发言人无形中成了掩盖真相甚至传播谣言的“助推器”,其负面后果应引起高度重视。
“发言人”变“难言人”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政府新闻发言人的“难言”之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新闻发言的新闻等专业化素养需要提高。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支庭荣分析说,相当多的政府部门发言人由部门副职兼任,他们身兼公职忙于公务,没有充裕时间提高新闻职业素养和与媒体沟通能力,在新闻发言履职时往往被诟病“居高临下、行政命令、惯性思维、脱离群众、越权发挥、加入个人情绪”,显得不够专业。
另一方面,一些新闻发言人缺乏预先预判和策划意识,第一时间了解最真实信息、充分研判舆论走向、提前设置新闻议程、制定危机处理方式应对方案等专业流程落实程度还不够高。
二是对网络舆论动态研究不透。贺弘联认为,当前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与网络舆情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网络给予了相关部门民众意见的即时反馈。一个好的政府新闻发言人,不仅要随时掌握新闻动态,还要在社会层面对新闻的态度中总结把握社会舆论动向。
“有些新闻发言人并没有意识到,网络并不是虚拟社会。事实证明,有些事件并不是关了电脑就没事了,互联网把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同时呈现,应该被政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贺弘联说。
三是基层政府新闻发言人力量不适应需求。贺弘联认为,近来引起舆论广泛关注的新闻事件呈现“从东部往西部发展、从发达城市向基层下沉”态势,要应对舆论发言的人越来越基层化,但这些地区基本没有专业的新闻发言人,应对能力捉襟见肘。目前,互联网的社会动员能力与基层干部的应对能力“赛跑”,对社会舆论走向构成较大影响。
更进一步讲,新闻发言人的作用发挥也受到当前干部生态的影响。“如果没有一把手同意,发言人不敢说;如果真的有问题,发言人很难有底气。”范以锦坦言。
有学者称,从以往有些案例就可以看出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尴尬处境:既要满足上级,又不能得罪老百姓,是“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
本刊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前各级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在履行职责时,普遍受到行政角色影响,往往在权衡中作出无奈的现实选择,即仅遵从部门首长的旨意,这样很难把政府部门的公共关系维护工作真正做到位。
天津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现实中一些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作用是“外围灭火”,有时候甚至成了替部门和替部门的某个人“捂盖子”的工具。应对突发事件时,仍存在内部消化、“家丑不可外扬”的惯性思维,对民众的接受程度考量不足。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评议与舆论引导研究中心主任唐远清认为,新闻发言人应当是一个部门新闻公开的重要制度,是信息公开的重要环节。但如果这个部门内部决策体系没有形成,制度本身就难达到理想状态。同时,新闻发言人职能也会发生异化,在考虑保住自己职务的情况下,成为部门和领导的“喉舌”。
暨南大学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麦尚文说,现行制度安排中,新闻发言人的自由表达度不大、深陷“身份焦虑”。发言人变身“代言人”,特别是成为某种利益的“代言机器”,在一些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置中,这种代言方式迟早会“现出原形”,被舆论围攻。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