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专家称奶粉对周岁婴儿没必要 应过渡到常规食物

2013-04-09 09:29 来源: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有多少孩子真需要奶粉?

  中国社会对奶粉的需求,大多数是奶粉厂商的营销需要和父母“安心”的需要,而并非孩子生长发育的需求

  云无心:

  食品工程博士,现在美国从事食用蛋白质的研发工作,通俗点说,是“在实验室里研究如何做饭”。

  在没有喝奶传统的中国,“每天一斤奶,健康十亿人”的营销口号使得牛奶深入人心。

  在营销广告的强大攻势下,奶粉似乎成了一种“刚需”。香港的“奶粉限购”更把这种需求凸显出来。比如一位网络上被称为“女王”的明星就说:“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母乳喂养两年后,孩子还是要喝奶粉,不光孩子,病人、老人都需要奶粉的营养补充。”

  不知道这位明星对奶粉的认知是不是从广告中学来的,但可以肯定她没有看过或者没有看懂世界卫生组织的原文,甚至可能没搞清楚“奶粉”和“奶制品”的区别。的确有一些孩子需要奶粉,但中国社会对奶粉的需求,大多数是奶粉厂商的营销需要和父母“安心”的需要,而并非孩子生长发育的需求。

  中国所说的“奶粉”通常特指“婴儿配方奶粉”。其实它跟“奶”的关系已经不大,只是含有来自牛奶的成分而已---甚至,有的配方奶粉根本不含有牛奶成分,比如基于大豆蛋白的配方奶粉。

  从本质上说,它是把各种营养成分按照比例混在一起的产物。在英文里,它的名字“infant formula”,都看不出跟奶有关。在食品工业上还有真正的“奶粉”,就是把牛奶干燥之后的产物。把这样的奶粉加水搅拌,就得到了“复原奶”。

  婴儿配方奶粉的出现是为了“替代母乳”。从人类演化角度和实际的喂养实验来看,母乳都是婴儿最好的食物。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总有婴儿无法实现母乳喂养。在这种情况下,配方奶作为“母乳的山寨版本”,就有了存在的必要。婴儿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能够消化吸收和代谢的食物有限,所以需要“用最少的食物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所需营养”。

  配方的目的,就是“按需提供”---该有的不能少,没必要的就不给。用配方奶来实现“按需提供”的目标,基础是“在周岁之前(即使开始添加辅食之后),婴儿的全部或者大部分营养来自于奶”。周岁之后,应该过渡到营养主要来源于常规食物。

  营养取决于食物,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它的营养组成无法决定孩子的营养是否全面均衡。对它的“配方”,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从这个年纪开始,直到青年、中年、老年,“配方”在营养上都没有必要。

  所谓“二段”“三段”“孕妇”“老年”等各种奶粉的出现,只是奶制品行业营销的需求。为了提倡母乳喂养,世界多数国家都禁止婴儿配方奶粉进行广告与促销。在这个市场饱和之后,奶粉厂家琢磨出了所谓的针对幼儿以及其他人群的奶粉,用“新概念”来扩大市场。这样的营销在中国尤其成功,许多人接受了广告信息之后,就变成了奶粉的积极捍卫者。

  实际上,不管是世界卫生组织,还是科学界或者各国健康主管部门,都只主张“在周岁之前,无法母乳喂养的情况下使用婴儿配方奶粉”,而没有推荐幼儿以上者使用配方奶粉。周岁之后到老年,WHO推荐的“奶制品”,可以是鲜奶、常温奶、酸奶、奶酪、普通奶粉或者复原奶,等等。这跟奶粉厂家的宣传与“女王”的鼓吹,实在是相去甚远。

  作为全面食谱的一部分,奶制品得到了推荐,而且这一推荐不分性别,也无关年龄。推荐它不是因为它有什么不可或缺或者特别的营养,而是因为:它能够提供优质蛋白和钙,而且经济实惠、食用方便。换句话说,如果失去了“经济实惠、方便易得”的特点,它可能就不再是值得推荐的好食品了。

  对进口奶粉痴迷的一个常见理由是“国产的奶制品不安全,只能买进口奶粉”。即使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购买各种价格便宜、容易买到的进口奶制品也就可以了,完全没必要去追逐“奶粉”。再说,奶制品只是中国各种食品中的一种,没有人能保证哪种食品“一定安全”,奶制品出现安全问题的可能性并不比其他食品更高。

  奶制品仅仅是食谱中的一小部分。追求这一小部分的安全并非没有意义,但是为这一小部分付出超常的代价,就不够明智了。人体的全面营养就像是一支万人军队分工协作完成的任务,追逐奶粉就像是把大部分的军费用在几百个“全能士兵”身上。那几百个士兵好不好是另一个问题,但如此带兵的,一定是个蹩脚的将军。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度假季 沙滩女王泳装扮美记

度假季 沙滩女王泳装扮美记

眼看气温开始攀升,不性感怎么点燃夏日热情。要性...

7月内地影市观影指南

7月内地影市观影指南

七月向来是各路大片“占山为王”的时候,而这个七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