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来,我国历任铁道部部长在不同的时代里有不同的身份背景,主要集中为两类:军人背景以及铁路专业人士
北京海淀区复兴路10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门前,最近一段时间人头攒动,明显比往常热闹。自从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公布,将实行铁路政企分开,不再保留铁道部,原铁道部的行政职责将被划入交通运输部后,就陆续有人来到“铁道部”的门牌前,特意合影留念。
这个和新中国几乎同龄的部委,承载了无数中国人光荣与梦想、艰辛与坎坷的部委,从此作别历史舞台。而铁道部的历任部长们,作为一代代铁路“掌门人”,也凝结着一段段历史,见证着新中国铁路的一个个故事。
末任部长盛光祖:“不遗憾”
当铁道部即将终结的消息正式传来之际,时任铁道部部长盛光祖正在人民大会堂里列席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
在铁道部部长位置坐了才两年的盛光祖,会后被众多记者围追堵截,一长串提问接踵而至。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盛光祖对这一切显得很轻松,几乎有问必答。第一个问题传来:“作为最后一任铁道部长,你遗憾吗?”他面带微笑,很干脆地表示:“我没有遗憾”。
政企分开是此次铁道部撤销的要义之一,旨在解决铁路部门长期以来“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弊端。盛光祖认为,铁路政企分开以后,可以研究市场经济的规律,提供更好的服务,也能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很多媒体眼中,这位从基层做起的部长,跟其他官员不太一样。只要有记者堵住他提问题,他都会开口作答。在繁忙的部长通道,很多部长均以“快开会了”“你去采访他吧”来推脱记者的提问,而盛光祖总是不回避记者。
盛光祖出生于1949年4月,江苏江宁人。他是地地道道的“老铁路”,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在南京铁路分局工务段工作,成为一名基层铁路工人,从此一干就是32年。1994年,45岁的盛光祖调入铁道部。5年后,被提拔为铁道部副部长。
可是,盛光祖在这个位置仅仅坐了一年,就在2000年突然被调到海关总署当副署长。当时,海关系统因厦门远华走私案和湛江特大走私案遭受重创,高层落马,人人自危,盛光祖临危受命,收拾烂摊子。上任后,他开始实行阳光工资、人事调整等等手段,稳住了形势。
时隔11年,盛光祖又回到了铁路系统,同样也是在危机关头,继续担任“灭火队长”。2011年2月12日,铁道部原部长、党组书记刘志军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决定免去其党组书记职务。同时,任命盛光祖为铁道部党组书记。十余天后,盛光祖离开海关总署署长的位子,出任铁道部部长。
新官上任不到一个月,正值2011年全国两会召开,处于聚光灯下的盛光祖没有逃脱记者的“围堵”,场面混乱下,记者们甚至差点拽下了他的外套。
当时,盛光祖着力消除“刘志军案”对铁道部带来的不利影响。他对媒体高调表态,“刘志军案”对高铁建设没有影响,高铁的建设速度不会慢下来。
就在盛光祖一点点推动铁道部进入“后刘志军时代”的时候,面对安全生产和债务水平两大难题,他希望自己选择“慢”:一方面是降低运行速度,一方面是有意识地减缓高铁建设速度。
但是,对于铁道部这列高速前进、超载负荷了多年的“老列车”而言,作为新“车长”的盛光祖已经很难在它突进的行驶中,拉下减速的刹车。
2011年7月23日,甬温铁路发生动车追尾事故,40人死亡,举国震惊。铁道部和盛光祖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盛光祖代表铁道部对事故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就事故向社会表示深深歉意,从此开启了两个月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不断地在各种场合强调“安全”。
动车追尾事故后,逐渐转回平静的盛光祖通过实施网络订票、上调职工工资等措施意图使千夫所指的铁道部再次平稳着陆。之后,他着手推进铁路体制机制改革,试图解决铁道部多年的沉疴。
2013年两会前夕,有关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和大部制成为热议话题,铁道部的未来出路将到哪里,各方猜测纷纷。在正式结论宣布之前,盛光祖没有正面回答关于铁道部机构改革的具体办法,他只是笑着回应“我赞成大部制改革”。
如今,当铁道部即将成为历史名词,盛光祖作为最后一任铁道部长,也将成为这段历史的特殊见证者。
刘志军因严重违纪下台
盛光祖的前任刘志军则因严重违纪而落马。
刘志军与铁路同样有着不解之缘:他19岁到武汉铁路分局,从养路工干起,直至团委书记。1981年9月,刘志军就被组织上保送到华东交通大学(南昌)基础课部干部班学习。一年学习结束后,他又被保送到西南交通大学运输系,学习运输管理专业,学制两年。
三年后刘志军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被分到郑州铁路局武汉铁路分局。
2003年3月,刘志军被任命为铁道部部长,开始为中国老百姓最头痛的春运高峰、一票难求寻找“处方”。他提出铁路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使中国铁路走向高速时代;他自称是“农民的儿子”,不能让票贩子盘剥他们的血汗钱。
在他担任铁道部部长期间,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动用多种资源使中国高铁实现了“大跃进式”的发展,但也造成了铁道部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并引发民众对中国高铁质量和安全的担忧。也正是在这期间,中国铁路事故频发,铁道部屡遭抨击,公信力降至历史最低谷。
2008年,造成72人死亡、416人受伤,中断行车21小时22分,直接经济损失4192万元的“4.28”胶济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作出处理,其中给予时任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记过处分。
2011年2月以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纪委对刘志军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检查。
据人民网报道,经查,刘志军滥用职权帮助北京博宥投资管理集团公司董事长丁羽心获取巨额非法利益,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收受他人巨额贿赂和贵重物品;道德败坏;对铁路系统出现的严重腐败问题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刘志军的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有的问题已涉嫌犯罪。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决定给予刘志军开除党籍处分,待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时予以追认;给予刘志军开除的行政处分由监察部按程序报国务院审批后,另行作出;收缴其违纪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历任部长多为军队或铁路背景
作为中央部委里最为特殊的部门,铁道部的前身---军委铁道部于1949年1月10日成立,背景是国防三线建设,含有浓厚的国防色彩。
那一时期,中央军委铁道部在北平王府井南口霞公府挂牌办公。这是在中央人民政府未成立前由中央军委领导的铁道部,以“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作为行动口号,在支援解放战争和恢复国民经济方面,立下不朽功勋。
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成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最早的部门之一,历史上除1970年至1975年间、曾与原交通部、邮电部合并成立新的交通部之外,一直延续至2013年。
改革开放后,铁道部的国防色彩减弱,但垄断的体制却使得这个部委日益成为民众眼中的“铁老大”。几十年来,铁道部拥有警察、法院、检察院、学校、文艺团体、关联企业、投资机构也因此成为中国政府各个部门里计划经济色彩最强的。
60多年来,我国历任铁道部部长在不同的时代里有不同的身份背景,主要集中为两类:军人背景以及铁路专业人士。
滕代远是中国铁道部的第一任部长,他被称为新中国人民铁路事业的奠基人。同时,他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领导者之一,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湘东特委书记,湘鄂赣边区特委书记。
1928年,滕代远参加领导平江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后任红五军党代表,红一方面军副政委,军委武装动员部部长等职。
1934年,滕代远去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入列宁学院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兼副政委、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晋冀鲁豫中央局委员兼军区副司令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历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铁道部部长。1949年后,任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部长。
第二任铁道部长吕正操同样有军队背景,而第三任铁道部长万里则是铁道部第一位非军人背景的部长。按1999年版《中国铁道年鉴》的记载,万里受命于危难之际。1975年1月,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从整顿铁路开始着手整顿全国各条战线。
当时,受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影响,长沙等多地铁路枢纽被堵塞,京沪、陇海两大干线交会的徐州枢纽堵塞。万里上任后赴徐州枢纽进行疏通,很快“四通八达,畅通无阻,安全正点,当好先行”的目标初步得到实现。
20世纪80年代起,有铁路专业背景的人士开始先后担任铁道部部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刘志军的前任傅志寰是部长中唯一一位有留学背景的专业人士。
1938年4月,傅志寰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的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父亲是火车司机。从小学到初中,傅志寰家都住在铁路边上,后来他并入读铁路系统的学校。1955年,由于他的学习成绩比较好,高中毕业的时候获得了赴苏联留学的机会,同年坐上火车赴北京,在留苏预备部学习了一年俄语。1956年,傅志寰乘火车前往莫斯科,被分配到莫斯科铁道学院,攻读铁路电气化专业,并曾经在诺沃切尔卡斯克电力机车厂实习。1961年,在资深电机专家扎哈尔钦科的指导下,傅志寰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答辩,其毕业论文主题为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于1960年研制的中国型电力机车。
1961年,年轻的傅志寰回到中国,被国家分配到位于湖南的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担任技术员,投入对6Y1型电力机车的研究、改进和试验工作。1975年11月,傅志寰升任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代副所长,1978年4月又升任研究所副所长。1981年,傅志寰被派往联邦德国(西德)学习电力机车设计制造,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先后在克劳斯。玛菲公司、AEG公司等德国著名企业里进修,亲身体验到了时速200公里的德国城际高速列车,为他以后提出中国铁路提速埋下了“种子”。
1984年,傅志寰调入铁道部科技局,先后任总工程师、局长。1989年初,傅志寰到广深铁路调研,发现广深铁路的运营方式与德国铁路非常相似,客车和货车分别主要在日间和夜间运行,对于提高客车速度十分有利,因此向铁道部提出了将广深铁路作为提速改造试验线的建议。不久,广深准高速铁路工程正式上马。
不管是哪一任部长,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二五”计划,从蒸气列车到高铁,铁道部肩负使命,走过了筚路蓝缕的艰苦岁月,也收获了进步和革新。作为一国经济的血脉,铁路还将继续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仍将承载着中国,驶向新的前方。(雷佳)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