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26日电 “先诊疗后付费”将全面推行--消息甫出,便引发关注。尽管当天卫生部就证实是“误读”,并称“全面推行尚无时间表”,但这个只有半天寿命的“好消息”还是振奋人心。新华网调查显示,逾九成网友对此充满期待。
百姓的这一愿景究竟有多远?
试点范围多在基层 恶意欠款并不多见
“着急时真救命。”提到“先诊疗后付费”,江西赣州市民卢晓华连说“好”。她丈夫突发急病,慌乱中没带钱就上了医院,结果只押下医保卡就顺利住了院。
江西已在九江、赣州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患者无需缴纳押金,只要签《住院医疗结算协议书》和《承诺书》,出院缴清个人承担部分即可。这不仅方便患者,避免延误病情,而且可缓解医患矛盾。
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开展试点。但试点基本局限于县及以下医院,很少大中城市医院参与;且在全省基层医院推开的也仅有山东等个别省份。究其原因,还是源于对资金周转和恶意欠费的担心。
医院垫付压力主要来自医保支付延迟。2012年山东省试点医院累计垫资63亿余元。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每月要准备500万元资金周转。
但山东兖州中医院的经验表明,医保制度跟上的话,垫付资金压力并不大。兖州医保部门已设立预付制度,每年3月份将上一年度医保报销总额的15%提前预付给医院。院长孔庆民说:“这给了医院底气。”
孔庆民认为,基层医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最难过的是“心理关”,总担心病人逃单。“事实上这并非主流。我们医院实行新模式两年没有一例恶意欠费行为。”
这一点得到印证:山东省实行这一模式以来欠费人次占比不到万分之三;深圳第四人民医院试行8个月中,欠费患者只占0.15%;在全国率先试行的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5年来无一人恶意欠款。
卫生部新农合研究中心研究员汪早立认为,全民医保体系下,“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在基层推广并不难,一是医保报销比例高;二是基层范围小,患者诚信相对好监督。
“基层可以大胆推开,让老百姓尤其是农民尽早感受医改实惠。”孔庆民说,医院先做起来,还可倒逼医保制度的完善。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