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我国首批房奴翻身记 当时没地位才自己买房

2012-11-28 09:46 来源:东方早报

  在银行工作的卓女士说,当时年轻人已能接受按揭买房的方式,银行并不需要营销推介,倒是媒体会做些宣传报道,尤其常提到“中国老太和美国老太”的故事。

  张明芳也记得,那故事传播很广:一个美国老太临死时说,终于还完了房贷;一个中国老太临死时说,终于买下了一套房子。这个故事“鼓动了很多人买房,我们也可以先消费再付款”。

  1999年在杭州买房的张明星则称,自己起初并不知道可以按揭买房,被朋友怂恿买房时听说这一政策还有些不相信。

  他说,当时福利分房终结后,有很多人抱怨,认为“70后”一代被改革抛弃了。也因此,他当时买房是 “偷偷摸摸”,“没身份、没地位的人才自己买房”。

  吕文东倒没有太多的失落感,“全国都这样,不服气、叹气也没有办法”。而张明芳单位是企业编制,她从没奢望单位会给她分房。

  “不看地段只讲实惠”

  1999年时,商品房市场还不怎么发达,像杭州,商品房都集中在城西,未像现在一样四处开花。

  张明星骑自行车去看房时,看到城西“都是村级道路,到处是工地,自行车都没地方停放”。而楼盘也只有寥寥六七个可看,“当时没有品牌概念,只讲实惠,连地段都不讲,就这几个楼盘。”

  张明星选中了德加公寓的一套房子,71.2平方米,总价18万多元。首付一成,他没有“啃老”,全是向朋友借来,“那时人还比较单纯,没有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好借”。

  张明星感慨,当时的开发商“太好了”,2个小时把一切手续办好, “首付一成,求着人买,因为没有人买。买房后一个星期就给了三证,还送到了我办公室。”

  买房后张明星才告诉父亲,父亲第一反应是问他有没有做非法的事情。

  他的父母更不知道按揭买房这种新鲜方式,在他们眼里,年纪轻轻自己就能买得起房子,那非得是突然得了一笔横财。

  和张明星首付全靠自己借来不一样,张明芳和吕文东买房时都“啃老”了。

  张明芳买了一套近80平方米的房子,位处北京三环内,总价36万元,首付两成,7万多元,都是父母给的。实际上张明芳也有钱,只是投在了股市里。

  吕文东“啃老”啃得厉害些,他房子总价14万元,公积金贷款只批下来5万元,其余9万元全自筹。他自己存款不到1万元,其余8万元,一部分是向同事朋友借来,另外一大部分是父母的积蓄和他们出面借的钱。

  彼时的购房者,对如何贷款、如何还款也都还懵懵懂懂。

  吕文东说,那时不知道还有多种还款方式可选,只是在单位房产科的张罗下随大流,“大家凑一拨,房产科说银行有空,就一起去办了。”到了银行也是全部听指挥,“条文都不看,按着银行要求填这个表填那个表。”

  张明芳当时签协议时,银行还派了一个律师来见证,且要她承担律师费。张明芳并未在意,“觉得能贷款给你就不错了”。

  各人的房价收入比各不同。吕文东和张明星当时工资拿到手均为800多元,而房价一个是1400多元,一个是2600多元,分别为工资的近2倍和3倍多。张明芳当时是高薪阶层,月工资4000多元,和其所买房屋单价差不多。

  吕文东和张明星分别贷了10年和15年,张明芳则贷了25年,这么长的期限在当时颇为少见。张明芳说,当时只想月供最低,贷25年的月供正好和自己的租房价格差不多,再说, “谁能一下子借你这么多钱啊,能贷就贷”。

责编:王涛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