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遇害后,父亲陈玉凤(中)悲痛不已。
儿子陈龙被枪杀后,陈玉凤一直在等调查结果。
2012年10月11日,加纳,库玛西曼索帕塔西地区,采金工人陈龙生前所在工地被执法后的场景。家属供图
黄金劫案频发
中国采金人遇劫后,很少报警,很多老板说“报警没用”
在加纳,中国采金人遇害,陈龙不是第一例。近两年,中国采金人大量涌入加纳,遇到的暴力事件也随之增多。
采金老板蓝玉武说,他在库玛西的工地8月曾遇到两次抢劫。其中的一次,一名叫何国幸(音)的小股东死在出差的车上,脖子上留有一条勒痕,身上现金不翼而飞。
来自广西上林县的采金者李增全说,2011年一年,工地曾遭两次抢劫。去年10月6日,在库玛西的采金工地,白天发生枪战,中加两方人员互有死伤。
2011年10月10日一份写给中国驻加纳使馆的“情况说明”,描述了上述抢劫案。
事发当天12时30分,库玛西市ANIAMOU村附近一处采金工地,闯进至少8名不明身份男子,身着迷彩服,驾两辆无牌小车,手持AK47冲锋枪。
在工地,不明身份男子对包括加纳籍在内的所有务工人员进行殴打,并抢走小至大米、食用油在内的各种物资,合计40000塞地,以及工地猎枪2支及子弹。
事发后,附近采金工地约10名中国工人赶来营救,途中发生枪战。
李增全说,中国工人一死一重伤,他分别赔偿死者50万元、重伤者60万元。
中国采金人称,三类场所为案发重灾区:工棚内、傍晚收金的路上、卖金往返途中,“目标非常明确:钱和金子!”
2011年底,30岁的采金人黄云才,从加纳敦夸一个叫“古典树”(音)的村庄开车进城卖金子,返回时遇黑人砍树拦路。
“黄下车搬树,刚弯下身,一支枪就抵到头上。”黄的合伙人、中国采金老板尚林潘说,黄没有也不敢反抗,当时卖金的2万多塞地被抢走。
中国采金人遇劫后,很少报警,很多老板说“报警没用”。有中国采金人称找到当地警察局,警察建议“遇劫匪,直接打死!”后来,确有中国工人打死劫匪的消息传出。
“加纳遍地是黄金”
回到上林县,“有人送礼用100克黄金”,也带回“一天挖一公斤金子”的传奇故事
最早到加纳采金的中国人来自黑龙江,上世纪90年代末,湖南株洲人相继进入,但形成气候还是广西上林采金者,加纳·中国矿业协会秘书长苏震宇回忆说。
上林县位于广西南宁北部,上世纪80年代民间采金活跃,90年代曾出现“万名金农上东北”的景象,后因国家政策采金热潮降温。
据上林老采金人介绍,第一批上林采金人是在2006年6月到加纳的,那时仅有1组砂金开采设备,投资85万元。
2009年春节后,上林县老采金人杨益录等人携带资金、设备开赴加纳。当时,加纳的中国采金机组“五个指头就能数过来。”
一套包括挖掘机、抽砂机在内的砂金开采设备,价格约200万元,在上林县明亮镇装柜,后经海运至加纳。
杨益录说,前往加纳的基层采金工人,月薪高出国内一倍多,约5000元。外加每天共享黄金产量2%做奖金。一般签三年合同。
早期到加纳采金,因地多人少,收金量大,来自南宁的商人尚林潘较早尝到了甜头。尚的岳父是上林县人,曾到东北采金。2009年,岳父投资20万做小股东,三个月即回本。
最初,尚林潘曾怀疑加纳采金是传销骗局。直到他飞抵加纳,在岳父的工棚亲眼见到4名收金工人,从盘子上摇出“金黄金黄的”、“最大像米粒一样的金子足足210克”。
“当时,国际金价每克250元,210克就是5万元,一天成本三四千元,国内很难找到回报率这么高的投资了!”尚林潘当晚决定回国采购设备。
2010年,尚林潘投资230万组建一条采金线。当时国际金价猛涨,从2009年每克140元涨至每克300元。不到3个月,他收回了投资。
尚林潘说,最多时,他的工地一天收金600多克。
两年后,去加纳的第一拨采金人回到上林县。他们带回了财富,“有人送礼用100克黄金”,也带回“一天挖一公斤金子”的传奇故事。
“加纳遍地是黄金”的段子,随后在上林县采金圈内夸张地传开。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