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凭借完整的明城墙、秦兵马俑,在过去让无数世人感受到历史的凝重。而这些,仅仅是这座十三朝古都历史的边角。周、秦、汉、唐四朝完整古都遗址,掩埋于这座城市地下。
现在,这座城市计划重现历史,10月9日,当地举行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及周边区域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国际竞赛评审会,这已经是短短几年中,继唐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之后,西安启动的第三个大遗址保护计划。
这四大遗址和规划涉及的周边区域,其总面积将超过100平方公里。很难想象这项庞大的计划完成后,西安会变成一座怎样的都市——肯定会是与众不同的。
当地官员希望,这些计划在推动历史遗址保护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陕西西咸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军说,“我们有一个理想,就是在创造现代田园城市的同时,在建设大西安、新长安的同时,能够创造一系列东方大遗址保护的范例”。
天下第一宫
10月9日,西安举行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及周边区域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国际竞赛评审会,在这之前一个月,国家文物局审批同意了《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
记者在现场看到,参加竞赛的7家单位,多为国内外一流研究设计团队,包括日本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和东京UAA国际研究院联合体、意大利诺斯东设计公司、清华大学规划院文化遗产研究所、斯洛文尼亚和比利时诶纳米中心联合体、陕西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设计集团公司等。
据透露,相关项目酬金仅为5万美元,与此对应的是,这些一流设计团队在西安花费了半年左右的时间进行调查、研究。这看似不对等,不过一位参与规划的人士说,酬劳是象征性的,能够参与阿房宫的规划、参与到这座宫城历史的重现历程,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公元前212年,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后,秦始皇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即阿房宫,为天下第一宫城,“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199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调查,将其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认为阿房宫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奇迹”。
尽管只是“竞赛”而非“招标”,当地官员说,“将以获奖单位为主导,整合其他方案的优点,进而完成整个区域的概念性规划。在规划完成后,我们将启动整个区域的保护和改造”。阿房宫区域内整体开发的融资平台——西安沣东阿房宫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已经于1个月前注册成立。
按照此前通过的《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阿房宫遗址将建成“一个全方位展现秦文化及秦代历史风貌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和城市中央森林公园”,其步骤是,2012年到2015年,完善遗址保护区划和管理规定,对前殿和四、五号遗址进行抢救性保护加固。控制周边城市建设,保持遗址周边景观环境。
2015年到2020年,实现对阿房宫前殿遗址的整体保护,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对已知其他上林苑遗址进行分区保护,使遗址之间的环境逐步改善。远期目标,将实现对阿房宫前殿遗址及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
以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整个阿房宫区域的规划面积约11平方公里,在推动历史遗址保护的同时,这也将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把阿房宫遗址群建成以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展示秦文化、集文化旅游、商贸、休闲为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新区”,西安市文物局纪委书记唐世广说,这是西安大遗址保护工作的一次机遇和挑战。
西安保护模式
这是继汉长安城遗址之后,西安在今年启动的第二个大遗址区域保护计划。此前几年启动的唐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如今已近尾声。
今年8月,西安公布对汉朝长安城遗址进行整体保护,并建立汉长安城大遗址区特区。规划涉及面积超过了70平方公里,其内容包括迁出居民、拆除建筑、建造遗址公园等,仅核心保护区的面积即超过了30平方公里。
西安拥有周秦汉唐四大古都遗址,包括西周都城丰京、镐京遗址,秦代阿房宫遗址和早期秦都城栎阳遗址,汉代长安城遗址,唐长安城遗址和大明宫遗址,总面积108平方公里。
与西方罗马式的石质结构建筑不同,这些建筑在当年多为土木结构,如今主体多经数千年时间流逝,掩埋于地下。
这些埋藏于地下的遗址,在过去是当地的骄傲,也是当地发展的难言之隐。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西安市政府也始终没有在遗址上安排建设大型工业项目等建设工程和市政工程。
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上个世纪,西安市曾先后拒绝了中国二汽,以及一家飞机发动机厂在遗址区内设厂的计划。
在这些计划启动前,唐大明宫遗址是西安著名的“道北棚户区”,而秦代阿房宫遗址、汉代长安城,则主要以嵌入城市的零散村庄为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长安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王圣学说,“与许多城市不同的是,这些遗址基本位于市区,过去不能动、不能建,整个城市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即使不安排大型建设项目,过去被动的保护措施,也依然无法解决问题,在秦阿房宫遗址,本报获得的一份报告称,1994年,因为发展乡镇企业的砖瓦需求,前殿南侧2000平方米的的夯基被拆毁;而在汉长安城遗址,村民们为了发展经济,在未得到文物部门的批准下,已经自发修建了一些乡村公路,极大破坏了汉长安城的格局和城墙完整性。
2007年,西安在争议中开始了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建设面积3.2平方公里的遗址保护公园,以及在公园周边统一规划改造居住、商业、文化产业区域。如今,这片往日的棚户区,已成为西安的文化旅游和商业新中心。
这种模式,用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庆柱的话说,就是“划定一定保护范围给管委会,使其承担该区域的保护工作,同时给它利益,以开发养护”。
而由于“这种模式在国内外都是无先例的。西方的文物保护都是国家行为,由国家财政支出,一般连基金都不用”,大明宫保护改造的过程中,也伴随了大量的质疑和争议,一些文物学者认为此过程中管理机构过于重视利益回报,考古工作被忽视,媒体则质疑这样的模式是“借遗址炒地”。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