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中国电视收藏类栏目砸出文物鉴定监管漏洞

2012-09-24 09:28 来源:法制与新闻

  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罐拍到2.3亿元,珐琅彩杏林春燕碗拍到1.5亿元,雍正粉彩八桃瓶拍到4600万元……近些年,中国瓷器巨额的成交价催生了全民收藏的热情。

  同时催生的还有文物收藏类电视节目的火爆,有关文物鉴赏、鉴定、交易等内容的电视节目充斥着银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17家电视媒体开播了有关文物鉴赏、鉴定、交易等内容的电视节目,共20档左右。

  这些节目,大致上可分为以介绍文物价值和收藏背景、普及文物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文物鉴赏类节目;以专家现场鉴定文物真伪并估价为主要内容的文物鉴定类节目;以文物鉴定评估和现场文物交易为主要内容的文物交易类节目。

  而此类节目中,以王刚手持紫金锤,一锤落下,碎片四飞,全场嘘声,持宝人惊叫的北京卫视“天下收藏”节目最为火爆。

  而眼下,王刚和北京电视台的《天下收藏》节目正处于风暴漩涡之中——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姚政公开质疑该栏目“砸掉的‘赝品’不少是真品,并且不乏珍品”。

  就在舆论哗然之际,8月21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北京发布”发布消息称:经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鉴定,“所有被砸文物都是假的”。

  事情至此似乎并未完结,有媒体要求公布更多细节:“都鉴定了哪些文物?为什么它们是假的?为什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做出这样的决定?这些都要说清楚。”

  而本刊记者在采访国家文物局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主任岳运生时,他说:“砸错没砸错,最终还要靠司法鉴定,只有司法鉴定才是最权威的。”

  不少人认为,仿品也有艺术价值,随意砸毁是社会财富的浪费。

  许多专家认为《天下收藏》栏目应该停止“砸宝”行为,不要借吸引眼球而伤害藏品。

  《天下收藏》以“砸”博收视

  2001年秋,江苏卫视一个新开办的收藏栏目请王刚去主持。主持了几期,有一次,他和这家卫视请来的一位专家拍了桌子,因为那位专家的鉴定有误,且这“有误”的原因似乎不在“眼”,而在心。一年多后恰逢“非典”,节目停了。后来,当北京台找到他,透露他们要办此类节目的时候,用王刚的话说,“我们一拍即合。”

  这个栏目是2007年北京电视台投入挺大的一个节目,名为《天下收藏》。和所有收藏栏目一样,它请了专家、观众、持宝人三方辨宝、辩宝、估宝。不同的是,节目中多了一项砸“宝”。

  而“砸”宝的主意恰恰是王刚这个总策划的点子。

  他在自传《我本痴狂》一书中写道,关于这个环节,我更愿意解释为“护宝”。一般情况是这样,经过现场三位专家鉴定后,主持人故作闲庭信步地转悠几圈,追问几句:“后悔吗?退出还来得及。”在签了“生死文书”的持宝人咬牙点头后,主持人突然出其不意地砸了其中的赝品,让节目现场“嘘”声四起。

  这一“砸”颇为有效。当年节目只播了两期,王刚再去古玩城,已经有店主戏言道:“王老师,带了瓜棱大锤了吗?”

责编:王涛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