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0日中午时分,湖北麻城顺河镇西塆村教学点。小朋友们在新送来的桌椅前午休。
麻城义务教育陷入的困境不仅仅是缺少桌椅。农村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在职教师流失严重、私立学校冲击公办学校等系列问题开始显现,使该市的义务教育实施遭遇诸多困境
缺的不仅仅是桌椅
湖北麻城义务教育困境调查
法治周末记者 刘希平 发自湖北麻城
“你从哪个路口下高速的?什么时候可以到?”
陪同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镇中心学校副校长高全不时地接听电话,因为运载桌椅的外地货车司机不熟悉路线,他要不停地接电话给司机指路。
“这段时间我们在加班加点,应该在一周内可以把全镇中小学的课桌椅全部配齐。”对于主管全镇中小学后勤工作的副校长,突发的“课桌”事件使他心力交瘁。
同样身心俱疲的还有麻城市教育局副局长胡和平。分管全市学校装备的他,在近一周的时间里,先后接待了8拨记者。他不停地向记者们述说着政府的“苦衷”。
同时,他每天还要向省教育厅电话汇报桌椅配备进展情况。
“教育部和省政府领导对此事都非常关注,省教育厅要求我们及时上报桌椅配备数据。”胡和平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捐桌”事件引发质疑
记者在麻城调查发现,一场“3000学生自带桌椅上学”新闻事件,最终使麻城陷入了一场舆论的漩涡。背后折射出的却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以及一些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实施中面临的诸多困境。
“早知道会产生这么大的负面影响,当初还不如不搞‘捐桌’活动!”面对着网络上迟迟难以平息的舆论漩涡,麻城市教育局工作人员每天都有被放在火上“烧烤”的感觉。
而诱发舆论漩涡的仅仅是湖北媒体的一篇“帮忙式”新闻报道。
今年7月,湖北《长江商报》记者在“走基层”活动中了解到麻城市顺河镇部分中小学没有统一的课桌椅,每当开学时孩子们需要从自己家里带,于是《长江商报》决定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聚合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帮孩子们解决课桌椅问题。
9月3日,《长江商报》以《扛着课桌去上学》为题,报道了顺河镇3000多名学生背着课桌报名上学的情况,一组组学生和家长扛着桌椅茶几上学的画面令人心酸又震撼人心。
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倡议为孩子们“捐桌”的报道上网后,立刻在互联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众多门户网站将此新闻挂在首页重点推出。仅一天时间里,百度搜索关键词“扛着课桌去上学”相关信息就达到13万条之多,网友评论上万条。
有媒体惊呼,当城市学生花高价为择校、奥数、假期补课纠结的时候,为何在一些农村地区,学校连课桌椅这般最为基础的教学设备都无法提供给孩子们?
还有媒体发出质疑,麻城市政府有钱建“白宫”一样的办公楼,为何没钱给学生买桌椅?
几天后,又有新的消息传出。
“不知道什么原因,《长江商报》已经删除了涉及‘扛着课桌去上学’的数字报上的电子版。”有网友又向记者透露了这一消息。
为了核实网友的说法,9月10日上午,法治周末记者登录《长江商报》官方网站,查询相关文章的电子版本。记者发现,9月3日,该报在A06和A07发表的文章《扛着课桌去上学》,以及9月4日在A07版发表的《全国网友认捐课桌》等文章均不见了踪影。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