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棵松或许是奥运场馆中落实市场化运营最成功的一个。由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和美国运动与娱乐场馆公司(AEG)提供管理和赞助上的帮助与服务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国棒球队队员侯凤连亲吻了五棵松棒球场的地面,他后来解释说:“当时亲地的时候,舍不得那块场地,因为在比完赛以后这块场地就要拆了,国内没有这样的场地。现在训练的环境,就是一个沼泽地,每天都有人崴脚,现在所有人的脚腕基本都松了,我的两根脚踝韧带都断过。”2008年底,由于缺乏运动市场,这座中国最好的棒球场开始拆除。
借着奥运,中国修建了世界上最好的一批体育场馆和设施——鸟巢、水立方、五棵松体育馆、顺义水上中心。从一开始,这些场馆的意义就不仅限于比赛,它们承载了中国人亟待爆发的狂热与激情。在五棵松棒球场拆除前的一份问卷调查中,有超过三成参与者认为应该将其保留,因为奥运场馆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地标。
4年后,伦敦奥运会在女王和憨豆先生的搞怪中开幕,上一届东道主北京一直面对着一个难题,关于奥运场馆高额维护费用和经营困难的争议从未间断过。现在看来,拆除五棵松棒球馆或许是一个相对不错的选择,耗资4.8亿美元建成的鸟巢,每年养护费用达到1100万美元,而耗资1.6亿美元建成的水立方,每年维护费用则达到1500万美元。
伦敦奥运会结束后,当地拥有1.2万个座位的自行车馆将被改建为面向公众开放的“自行车公园”;手球馆将被改建为健身中心;篮球馆将在卸后租赁给其他运动会使用;游泳馆将改建为公共游泳池;主场馆“伦敦碗”则会拆除地面上5.5万个座位,保留田径场和底层的2.5万个座位,出售给当地一家英超球队作为主场。
“伦敦碗”设计师本·维克里在被媒体问到场馆拆除会不会让奥运遗产减少时曾说:“真正的奥运遗产只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作为历史上最华丽的一届运动会,北京奥运会留下了一批记忆之外的“遗产”。如何让奥运场馆活得更好,现在仍然充满了问号。
门票瓶颈
“鸟巢”在经营权问题上一波三折。
2003年9月,中信集团联合体投标成功。按计划,在“鸟巢”总计35亿元左右的建设投资中,包括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在内的4家企业组成的中信集团联合体出资42%,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出资58%,双方按投资比例组建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负责“鸟巢”的融资、建设和管理。中信联合体拥有“鸟巢”奥运后30年的特许经营权,运营期间自负盈亏,期满后由北京市政府接管。
2009年8月,北京市政府与中信联合体签署了第二份协议,对国家体育场进行股份制改造。调整中信联合体独立运营30年的原定管理体制,成立国家体育场运营维护协调小组,形成在北京市委、市政府主导下,由国家体育场公司负责运营,北京市各相关部门、属地政府全力配合的新体制。
这意味着,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仅仅一年,北京市政府便收回了“鸟巢”的经营权,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责任有限公司开始主导运营,中信集团联合体主动放弃了30年期限的特许经营权。
外界普遍认为,收支风险是中信集团联合体退出的主要原因。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在奥运会结束后的第一年,“鸟巢”运营毛收入已经达到了2.6亿人民币,但对于中信集团联合体来说,六千多万元人民币的运营成本,加上投资鸟巢支付的贷款利息和体育场的折旧费用,已经让其无法承担。
根据设想,“鸟巢”运营是要以大型文化和体育赛事为主,通过经营体育场内的商业设施、广告、场地出租以及冠名权来实现基本赢利,并且要规划包括酒店、餐饮、超市、俱乐部和精品卖场在内的综合商业区。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人流数量,这个设想一直未能实现。
在“鸟巢”的收入来源中,50元一张的旅游门票占据了总收入的70%。随着奥运结束后人们热情的逐渐减退,这块主要经济来源正在逐年下降。“鸟巢”开放的头一年,游客人数达到了450万左右,到2011年,这项数据已经减少到253万,比2010年同比下降了40%。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