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也有无人村?说起无人村,不少人都知道开平的邓边村、加拿大村,近年来更是吸引了不少驴友前往探秘。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台山的无人村相较开平更是多见。在白沙、大江、水步、冲蒌等镇均有多个无人村的存在,村民迁往国外以及城市,导致村里有屋无人住,其中不少村落还是具有侨乡特色的“华侨村”。
位于台城南新区的“无人村”———龙扬村,在新区开发过程中,曾引来华侨与政府之间的一场争执。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无人村会被更多地挖掘,只是至今,对于这些村落,仍没有一个妥善的安置办法。昔日繁华村落,在人去村空后,应路归何处?
现状
侨村凋零程度各不同
从去年开始,坊间开始流传台城也有一座无人村,曾经里面由外地人暂住,由于没水没电,如今已成空村。不久前,南都记者来到了这里,这条村叫龙扬村,俗称“十八踏”村。村子里大部分的房屋外墙和结构都保存完好,中间有几座出现了坍塌,几乎所有的窗户都被撬走。仅剩一户河南人住在村头的第一户。
附近村民介绍,在1908年,由18家刘姓大户相约在这里建起了“豪宅”,所以这里叫做十八踏村。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衰落,80年代开始逐渐凋零,后来被外来人口暂住,由于没水没电,他们一走,这里再一次失去了人气。
“这种现象在台山并不是独有,很普遍。”据侨乡文化研究专家梅伟强介绍,走在台山的村落间,这种现象会更加的明显,特别是华侨多的村落。只是每一个村子的情况不一样,凋零的程度也就不同。
那在台山到底有多少“无人村”呢?据台山市侨务局介绍,目前台山并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需要到各个镇街、乡村去了解。“真正一个人都没有的应该很少,但是只剩一两户的应该不少。”
台山“无人村”超20个
据南都记者了解,台山的所有镇街中,仅有两个镇明确表示镇上没有无人村。根据水步、大江、白沙、冲蒌等镇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台山仅剩一户两户甚至一户都没有的“无人村”,超过20个。其中根据水步镇政府的统计,该镇共有14个“无人村”。“我们都没有统计过,但在下乡去了解情况时了解到的。”冲蒌侨刊副总编辑麦浪介绍,冲蒌镇类似的无人村目前了解到有3个。
以白沙镇五围村为例,在这人口3500人左右的行政村里,记者走访发现,就有两个“无人村”。它们分别是吉都里和莲溪村。吉都里是抗日英雄余子武的故乡,他的故居仍在,小木门也已改换成了铁门。这是潭江边上的一个秀丽的小山村,有一座楼高6层的“同德楼”,门楣上方一块花岗岩刻着“天主保佑”四个大字。楼侧还有一间三层高的家塾。“都出洋去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很少见有人回来了。”住在附近村子的余先生说,吉都里的水田全都已经转租给外来游耕户,这里的村民不是出国了,就是洗脚上田迁居城市了。
走在吉都里和莲溪村的村落里,村庄规整,但青砖大屋都已大门紧锁,大部分门锁都已生锈。上世纪20年代,莲溪村村民筹钱共建的碉楼“同安楼”,已经出现了倾斜,从楼下泥地里长出的野生植物已攀上楼顶。“只剩下一两户了,户籍人口还有30多人。”五围村的村干部达叔介绍,莲溪村以前虽然是小村,但是鼎盛时期村里人口有近300人。“同安楼是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房间的,当时用来防盗防匪的。”这个村子附近有村庄包围,均有人气,所以这里的盗窃现象尚不算严重。
探因
移居国外,房子上锁就走人
“大部分的村民都移居海外去了,而剩下的不是移居台城,就是迁居广州、佛山、深圳等地了。”据台城、白沙、冲蒌等镇街介绍,造成人去村空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村里华侨多。一来想要移居海外的都到国外去了,二来当年华侨都是“金山伯”,所以村里的亲戚也有钱到台城买房迁走。
据介绍,这些村子到了清明、春节前后就会特别的热闹,但其他时候村子里的房子均是大门紧锁的。而有些村子,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或七八十年代期间,就少有人回来,甚至村里是没有路可进去的,屋子的周边都长满了草,甚至有些已成低洼的水田泥地。
而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台山市内所建的洋楼,目前大部分都是空巢,所以那些当年的华侨新村就很容易成为现在的“无人村”。
社会发展,人口向城市迁移
同时,梅伟强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迁出,所以无人村的数量有可能继续增多。“经济好的,都想住到城市里来,生活、工作都方便。”
而据台山市规划局注册规划师魏思远介绍,城市化的发展,也是造成这些村落逐渐地成为无人村的重要原因。因为目前而言,城乡差距太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未能满足现代人生活的需求,所以农村人口往城市迁移仍然是趋势。在侨乡台山,有着历史价值的村落很多,这样如何盘活这些“文化”就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