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凉山州买一个孩子只要2万—3万元,在河北卖出的价格却高达5万—7万元。而民间盛行的“两非”,为在该地区进行贩婴,寻找“医疗合作者”提供了肥沃的社会土壤,已导致了严重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在农耕经济为主的邢台、邯郸等地尤为严重……
“这起河北省自行发现的、‘2012·4·19’专案是一起深度经营的特大拐卖案件,由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合力侦破。”河北省公安厅刑侦局打拐科科长刘玉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昌平诊所进入公安机关的视线,时间并不长。
今年1月,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的警员在日常巡视中发现一个不寻常的现象:经常有一些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在他人陪同下出入昌平诊所,有时就在诊所里生产。
这些孕妇一看长相就是外地人,有的说四川话,有的说当地人听不懂的语言。而陪孕妇来诊所的,总是两个年轻女子,操着四川口音。
这一点引起公安机关警觉,平乡是国家级贫困县,外来人口本就不多。而孕妇通常在就近医院检查,这些外地孕妇为何千里迢迢到地理位置偏僻的平乡县一个小诊所做体检呢?
据平乡县公安局对《中国新闻周刊》透露,从那时起,他们开始动用一些侦察手段,对这些操方言和四川话的妇女进行暗中调查。经过四个多月的侦察,发现了一个涉及河北、四川、内蒙古、北京等7个省区的特大贩婴网络。由于案情重大,公安部将此案列为“2012·4·19”部督专案,并部署七个涉案省区开展秘密侦探工作。
至7月1日前,他们摸清了这个拐卖儿童团伙为首的是季小芳、杨学花,二人均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该团伙是家族式作案,团伙成员还有季小芳的男朋友阿发、杨学花的母亲沙尔喝等人。
7月2日夜,在公安部督导下,河北省公安机关分赴平乡、威县、广宗、巨鹿4县,抓获包括医务人员和儿童亲生父母在内的多名犯罪嫌疑人,解救被拐儿童16名。“2012·4·19特大贩婴案”告破。
供需市价差织起贩婴网络
季小芳33岁,到邢台10年了,开始在酒店里打工。后来她的表妹杨学花也来到邢台,在平乡、威县等地打工,今年刚20岁。
据平乡县公安局对《中国新闻周刊》透露,犯罪嫌疑人季小芳、杨学花在审讯中交代:她们在打工过程中发现,有不少河北人愿意花数万元买个孩子;而她们也很清楚老家四川凉山州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很多人生育不受限制,孩子“不值钱”——在凉山州买一个孩子只要2万至3万元,在河北卖出的价格却高达5万至7万元。利用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价差,只要做成一单买卖,可赚3万元左右!
由于中国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举措日趋严厉,尤其是随着交通运输环节打拐力度的增加,季小芳、杨学花发现,抱着孩子坐长途车来河北,半路上很容易“露马脚”。于是,她们便改变策略,先在凉山州寻找孕妇,劝说其出售腹中胎儿。说服之后,便在孕妇分娩前一段时间,陪同孕妇乘长途车来到邢台。
负责“运送”孕妇的人主要就是季小芳和杨学花两人。
孕妇在诊所鉴定完胎儿的性别后,买卖双方即约好时间地点见面。因为胎儿尚未分娩,买方看的不是孩子,而是孕妇。
据河北省公安厅刑侦局打拐科科长刘玉成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买方要根据孕妇漂不漂亮、健康与否,来跟犯罪嫌疑人谈买价,碰到好的“货色”,犯罪嫌疑人会抬高价格,甚至会导演一场“拍卖”,让几个买方竞价。
事实上,当孕妇还在“运送”途中时,身处河北的团伙成员已经在联系买家。为了扩大销路,他们学会了像传销一样发展“下线”,分头去打听“谁家想要孩子”,“下线”中介成一笔生意可得5000元左右。昌平诊所附近的一家烟酒店老板就是季小芳、杨学花发展的“下线”。
“2012·4·19”案中,“下线”们通过QQ、网络、电话等工具四处联系买家,藉由这种方式,把贩婴网络的买方市场扩大到北京以及内蒙古、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区的11个地级市。
这家邢台市平乡县仿古街已被抹去痕迹的小诊所,作为贩婴网络的枢钮,曾是买方和卖方信息汇总的地方。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