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已经成为律师的内地生,正在香港中环等巴士上班。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内地生一直相信所看到的香港——中环价值,以及无与伦比的商业契约精神。
“香港,香港,你究竟有多香,当年我也放弃了清华北大,以为这里有我的梦想……我恨香港,但我更爱香港。”
周保松表示担心,港校自主招生十年来新崛起的在港内地生群体,“能否不要再当过客?”
对已来港6年的内地生乔苏来说,香港是一个情结,也是一个死结。
比如2012年4月的一个晚上,它就是后者。尖沙咀北京道一号的帝廷酒家里,乔苏和她的内地生同学们的聚会,就像一个设定好的舞台——四周“群星”灿烂,她却是最黯淡的演员。
来自投行的同学们互“晒”薪水后,不忘也问乔苏一句:“最近加薪了吗?有没有想在将军澳买房?”
一个简单的“没”后,乔苏便一言不发了。这些来自内地并在金融、贸易或IT领域表现非凡的超级精英们,一如既往地相互出示完美的“成绩单”。乔苏则是个意外,她现在只是一名公司公关,月薪不足两万港币——相对于身边的优秀者,这仅仅是一个卑微的零头。
作为香港在内地自主招生政策的产物,“内地生群体”已经渐成规模并成为香港社会一个独特的存在。自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后,香港高校由每年招收不到200名内地生,9年间增长到近1600人的规模。如今,包括西藏、新疆在内的31个省份都被纳入香港高校的人才战略版图。2012年,超过1.2万名内地生向香港高校提交了申请,包括多达21名的省市状元,为历史之最。
这些成长于内地教育体制的佼佼者,在一个制度截然不同的城市一如既往地保持优秀。纵使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最终的价值认可单一地指向了中环的商业精神,但作为自由社会的体验者和受益者,他们也依旧试图在香港社会的价值坐标上找到一席之地。体面的收入并不一定能同时赢得尊严和真正地融入,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他们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
到香港去
现在,相比北上广的同龄人,乔苏的港式生活精致且典型:听歌剧,看赛马,入酒会,半岛酒店会客喝下午茶,感恩节休假去巴厘岛,购物在中环铜锣湾,周末不在兰桂坊就是坐游艇出海,西贡吃海鲜,偶尔也上太平山和闺蜜小酌看夜景。
乔苏曾以650的高分选择入港读本科,而非清华北大。“(香港)很精彩。”像乔苏一样的尖子们往往因为香港比内地更国际化的环境,比海外离家更近的地理位置而入读港校。
内地生张子律在2007年选择了香港浸会大学。在他看来,香港是一个拼自己,几乎不需要拼爹的地方。路政署的公务员会三番五次跑到家里,可能只是为了让作为抽样调查对象的你对香港交通表达意见;楼下的清道夫一句普通话也不会讲,但是坚持每天和你打招呼。内地生们渐渐习惯了香港规矩与人情。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