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残缺不全、散发恶臭的熊尸骸。旁边尚有成滩的尸液,蛆虫成堆,臭气熏天。
“我可能再也进不了山了,他们(保护区工作人员)都认识我了,尤其这件事之后。”6月25日上午9点半,吉林省野生动物作家胡冬林气喘吁吁地和《法制周报》记者通电话,言语里透露出惋惜和气愤。
6月24日13时37分,胡冬林实名发表微博:“长白山发生毒杀野生动物大事件——五头熊横尸山林,被剖腹取胆,砍去熊掌,剥皮剔肉。”“一头母熊和三头幼熊全家惨遭灭门!一头罕见棕熊中毒倒毙!盗猎分子穷凶极恶,手段残忍,令人发指!”一时间引发网友强烈谴责,截至记者发稿,该微博已有10843人转发。
6月25日,胡冬林找了向导再次进山,他希望能拍下一些现场视频,发到网上和提供给有关部门。而最近每次上山,总有不明身份的人要检查他的相机。
据了解,棕熊、黑熊属国家二级保护的哺乳动物,严禁猎杀食用。胡冬林说:“毫不夸张地说,这里是中国寒温带森林野生熊最后一块栖息地。这么大规模屠杀下去,野生黑熊的命运危在旦夕。”
6月25日,长白山警方和管委会林业部门分别表态,已介入调查此事,将尽快给大众一个说法。
五头熊惨遭偷猎者取胆砍掌
6月25日上午9时30分,胡冬林在向导带领下,再次深入长白山5头熊被毒杀的案发地。一路上,胡冬林在电话中向《法制周报》记者讲述了自己所了解到的此次毒杀事件始末。
2012年6月初,胡冬林在山路上遇到打松籽的人,闲聊中,对方提到5月下旬在山里看到四头被毒死的熊,已被盗猎者取胆砍掌,当时尸体还未腐烂,伤口处鲜血淋漓。
这些采松籽的人往往前一年进山,第二年5、6月份才下山。每次进山,胡冬林都会为他们准备好香烟、点心。这些采松籽的人长期见不到人,遇到人之后往往不设防,很喜欢聊天,常常讲出精彩的故事。但这些人也时刻保持着警惕,从不透露姓名和联系方式。对于毒杀熊事件,没人愿意透露地点,更不要说带他进山。
6月的吉林雨水不断,只要雨一停,胡冬林马上上山寻找。如果买门票从旅游路线上山,每天需要走24公里,不花门票则需要走60多公里。胡冬林每天自带午饭,早上七八时上山,下午五六时才下山。
6月12日,在长白山北坡旅游景区的密林深处,胡冬林终于找到了杀熊现场,场面令他极度震惊。在一个小山坡上,从南到北每隔六七米,便躺着一具残缺不全、散发恶臭的熊尸骸。大熊旁边尚有成滩的尸液,蛆虫成堆,臭气熏天。
当晚,胡冬林回到家中,粒米未进。
动物生存有两个条件:一是食物,二是水源。而事发地正是食物水源充沛,并是熊短途迁徙路线必经之地。据胡冬林估计,盗猎者至少有20年的盗猎史,“他们深谙熊性。”熊冬眠6个月,在此期间不进食,只靠消耗积存的脂肪维持生命。到4月下旬出仓时,体重下降近半,饥肠辘辘。盗猎者选择这个时机下毒饵,饥不择食的熊极易上当。
而这批盗猎者至少来了两次,因为胡冬林在看过熊尸体之后发现,5头熊死亡时间有很明显的差别,“旧”一些的是4月下旬左右死的,“新”的大约是5月上旬死的。
在寻找现场过程中,胡冬林又听说去年有两头熊被毒死,骸骨仍在山上。另外,今年5月底,又有一头300斤重的大黑熊被钢丝套勒死,尸体已经臭了,他仍在继续寻找这3头熊的尸骸。
“2010年死了7头熊,2011年死了5头熊,2012年开头就死了5头,这还只是北坡,南坡西坡还不算。”据胡冬林多年的走访和实地勘查,长白山北坡仅存黑熊30头左右,“这么大规模屠杀下去,野生黑熊的命运危在旦夕。”
胡冬林已经向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报告了情况,并得到了中国林业局保护司的电话。但因为此次进山仓促,并未来得及向国家林业局保护司报案。
作家混入盗猎队智救母熊
胡冬林此次去寻找黑熊尸体并非一时兴起。今年57岁的胡冬林,是吉林省作协专业作家。他一直致力于以野生动植物为题材的自然生态写作,著有长篇小说《野猪王》,散文集《青羊消息》等。
“摩天岭的这头大棕熊,为了防备在冬眠中被猎人掏仓费尽了心机,特意把冬眠的巢穴选在了当地最高峰的悬崖间,安安稳稳大睡6个月才醒来。熊冬眠的巢穴叫‘仓’,土话把熊冬眠叫‘蹲仓’。有树仓、地仓、石仓等各种巢穴。熊大都利用大空筒子树蹲仓。石仓较少见,跑到林线以上的山顶蹲仓的更少见。足见当年的酷猎把熊逼到了什么分上!”
胡冬林一直在进行《原始森林手记》创作,这正是其中的片段。为了方便寻找创作灵感以及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他已经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二道白河镇定居了6年。
早在8年前,胡冬林就一直在关注一头母熊,直至现在,每年依旧能看到它。它的领地有40~50平方公里,5根爪子在树上留下的痕迹长达13厘米。
2010年11月26日,有人发现熊的脚印,根据描述,胡冬林怀疑是那头自己一直关注的母熊。当时恰有两个盗猎者进山盗猎,胡冬林以采风拍摄为由混进他们的队伍,跟随着一起上山。雪地中,他们行走了大约有40公里,寻找即将捕杀的猎物。
在山上一处树洞中,发现该冬眠的熊,两个盗猎者想采用“堵杖”的方法,用木头在树洞外将其堵住,再用梭镖把它打死。胡冬林不同意捕杀,当即与其中一名年长者起了争执,抢来一只梭镖。最后较年轻者与老者商量再寻一根梭镖,因为熊块头很大,一根梭镖也许打不死,如果把熊惹怒了可能伤到人。
当日,两名盗猎者四处寻找木头,准备第二日堵截。
熊冬眠的树窟有上、下两个洞。虽然冬眠,但熊的嗅觉却很灵敏,讨厌烟味。胡冬林索性撕下两页笔记本点燃,又燃了一支烟放在下面的树窟里后离开。
当晚下起了中雪,更好地掩盖了熊的离开路线。胡冬林记录写作素材直到深夜。
第二日凌晨4时,两名盗猎者给他打电话,叫他一起去捕熊。胡冬林以“累了,走不动”为由,拒绝了邀请。但他知道,这头熊已经离开了。
之后,他多次见到自己曾救过的这头熊,据他猜测,该熊已经产了两三头小熊。
如今,胡冬林正准备写一篇关于解救这头熊的故事,取名: 《熊冬眠树》。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