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重修红旗渠纪实
林州重修红旗渠纪实
林州重修红旗渠纪实
太行山,一座富有传奇的山。
半个世纪前,十万林县人挺进太行山,历时十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人工天河”——红旗渠,用不屈和坚韧竖起一座历史丰碑,创造了弥足珍贵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太行山,一座有梦想的山。
如今,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潮中,林州人携着特有的秉气、勇气和豪气,重修红旗渠,生动诠释了“奋斗、为民”的“三平精神”。
林州人“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再塑时代丰碑。
现状堪忧,不得不干;机遇珍贵,不能不干;民心所盼,不可不干;精神之源,必须先干……
6月14日,夏日的林州,蜿蜒于太行山悬崖峭壁之上的红旗渠,在绿树掩映之中,静静地流淌着。
然而,近一年来,在红旗渠的故乡——林州(注: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林县,设立县级市林州市),一切又不是那么平静。
一场“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的三年大会战,让这座城市和这条闻名世界的“人工天河”,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上世纪60年代,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林县的“十万大军”深入太行山,以战天斗地的豪情和舍生忘死的气概苦战十年,硬是靠着一钎一锤在半山腰上抠出了这条干、支、斗渠总长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沿渠还兴建“长藤结瓜”式水库、提灌站近百座。漳河水通过红旗渠的条条“毛细血管”流淌进林县腹地,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如今,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红旗渠已“青春不在”。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所限以及其他各种原因,目前,除了总干渠和三条干渠完好无损之外,红旗渠部分支、斗、农渠大量被损毁,个别渠段已不见踪影,部分库塘严重渗漏,无法使用……致使林州市一些地方的农田无法浇灌,群众只能望水兴叹。
在林州市采桑镇涧东村,76岁的郭秀英大娘唏嘘不已。这位当年在工地上背石运土,受过伤、流过血的红旗渠建设者,已经10多年没看到过红旗渠水流进村了。“没有水,农田没法浇,全靠老天爷。”这些年,因为缺水浇地,村里人种的麦子,亩产非常低。
在合涧镇刘家洼村,老支书辛文记摇头叹气。这个当年几乎家家出工、人人出力修建红旗渠的村庄,早已经用不上红旗渠水了。因为机井灌溉成本高,许多村民不得不把土地抛荒,全村500多亩麦田,近几年往往只种了100多亩。
浇地难、用水贵……
水,又一次扼住了林州人的咽喉。
水,再次成了林州人的期盼。
“整修提升红旗渠灌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当年修渠劳模们以及广大群众发出了呼吁。
其实,这个问题也早已引起林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他们清醒地意识到:水,是林州发展的生命线。随着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林州的发展受水资源制约的状况越发严重。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走“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实现林州的全面、长远发展,就必须务实发展,解决林州缺水这个制约瓶颈。
于是,他们组织水利部门大批技术人员,爬山头、查渠线,走田间、访地头,开展水利设施普查。通过大量实地考察和科学论证,一张彻底恢复红旗渠活力的蓝图,开始在林州市决策者们的脑海里筹划。
50年多前,当时的林县县委作出“引漳入林”的决策前后,曾出现过各种质疑的声音,有人甚至说:“劳民伤财”。
然而,50年多后,当林州准备重修红旗渠的消息传出后,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是不是在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
面对质疑,林州的决策者们陷入了思考……
上世纪60年代,十万大军战太行,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解决了林县人畜饮水的生存困境;
上世纪80年代,十万大军出太行,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解决了林县人的温饱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建筑大军用挣回来的钱回报家乡,实现着“富太行”的梦想。
如今,中原经济区建设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面对百姓的渴望,面对巍巍太行山上的红旗渠,林州究竟该怎么办?
省委书记卢展工曾将红旗渠精神精辟地概括为“奋斗、为民”四个字。他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弘扬红旗渠精神,实践奋斗为民;在改革创新上弘扬红旗渠精神,体现奋斗为民;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上弘扬红旗渠精神,落实奋斗为民。”
2011年7月,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召开,更让林州人感到水利工作的春天来了,红旗渠的春天来了。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