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应把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保障房建设作为重点
文/韩保江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里的“粮草”讲的是行军打仗的“基础条件”。实际上,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想经济发展得快,人民生活得好,也必须有好的基础条件作“先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为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电力、通讯、水利、供气供暖、排水排污,以及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各类固定资产。这些固定资产既是社会物质再生产的重要前提,又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既是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创造就业,增加民众收入的重要途径。因此,基础设施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抓得好可以为发展积蓄力量、增添后劲,抓不好则可能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
与广泛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资本性或排他性的固定资产不同,表现为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带有明显的“公共产品”性质。由于其需要的投资规模大,回报率低甚至不追求盈利回报,无法实现排他性消费,所以社会资本很少愿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为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的责任只能落在政府的肩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各地的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信息网络等建设已走在世界前列。快捷的交通运输不仅给群众出行、商品流通带来了便利,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人员流动和资源配置的效率。然而,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基础薄弱和历史欠账多,已取得的基础设施建设成就,远不能满足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高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生产性和民生性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经营性和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由此导致的一些地方出行难、通信贵,看病难、就医贵,上学难、读书贵,住房难、房价贵以及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为已取得的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沾沾自喜,而应正视差距和群众要求。
当前,又恰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时机。根据经济学的周期理论,每逢经济衰退,都是固定资产更新并以此促进经济复苏的时期。由于美国经济回升乏力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剧,世界经济仍深陷衰退。受此拖累,中国经济也出现减速迹象。为此,“保增长”仍会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在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适当松动货币政策,以产业关联带动效应强,创造就业岗位多的基础设施建设,亦会引起新的关注。
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应把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保障房建设作为重点,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短板”,努力实现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平衡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切实抓好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促进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民饮水、就医上学、农村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
由于长期缺乏投入,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有的农村和城市吃的是改革开放前的“老本”。这种状况不仅直接殃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生产安全,而且严重影响着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今年中央专门召开全国水利工作会议,提出未来十年投入四万亿进行水利基础实施建设的宏大计划。各地政府应认真摸清自己的“水情”,科学规划,精心确定水利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落实中央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定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要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统筹城乡、区域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大对农村和基层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投入。
保障房是关乎民生、关乎百姓幸福、关乎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设施。与其他类型的基础设施相比,它更具有“一石三鸟”的独特作用:更具有基础幸福性,安居才能乐业;更具有经济增长推动力,保障房建设不仅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而且可以通过带动家电、装修等相关产业发展间接推动经济增长;可以抑制房价,促进老百姓消费,以扩大内需。
基础设施是“百年大计”,一定要妥善处理好眼前与长远、规模与财力、现代与实用等关系,坚决做到科学规划、确保质量、不留遗憾。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