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预计中国仍然缺少顶尖的创新人才,但重要的是中国已经开始应对。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刘巍
11月的一天,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在办公室中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诉说了疑问:中国为什么没有发明iPhone或iPad?换句话说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
中国缺少顶尖的创新人才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前就常提起“钱学森之问”。
2011年,中国从国家层面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可以看做是对上述问题作出的回应。
未来的十年,预计中国仍然缺少顶尖的创新人才,但重要的是中国已经开始应对。中共中央组织部施行的“千人计划”已从海外吸引至少1510名高层次人才来到中国,这无疑意味着更多的可能与希望。
亚洲开发银行2010年发布了一份报告,对一部苹果iPhone生产成本的价值流向作了估算。报告显示:一部苹果手机所需的178.96美元成本中,有超过60美元流向了日本企业,30美元流向德国企业,23美元流向韩国企业,而中国所得是6.5美元——这是iPhone手机完成组装所需的大致成本。另一家公司名为罗技。这家世界最大的鼠标制造商把生产制造中心设在中国苏州,但在苏州完成加工的费用仅占产品总成本的5%。
今天的中国不仅为世界制造了物美价廉的牛仔裤、西服、衬衫与鞋子,同样也生产了大量高科技产品。但这些产品的核心部件往往不在中国生产,中国工厂的任务是组装来自海外各地的零部件,成功之道是“量大、价低”。
据2010年9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披露:全中国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2900万人(美国为1700万人);全国科技人力资源4200万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约为1800万人(美国为1700万人),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折合全时人员为161.4万人年(美国为140万人年);全国各类人才资源总量1.14亿人(相当于世界第12人口大国)。上述总量指标均已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
中国已在绝对数量上成为人才大国,结合中国产业升级的现实,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今天所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杰出的创新人才、尤其是钱学森所期望的“大师级”领军人才。
“尽管我们的高校规模世界第一、在校大学生人数世界第一,每年论文产量世界第一,但中国本土科研成就至今未获得诺贝尔奖。”中国人事研究院院长吴江对此评论,“截至2007年,在世界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所包含的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我国科学家参与其领导层的仅占2.26%。其中,在一级学科中担任主席职务的只有1人。”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听到钱学森这样感慨:“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2010年5月,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议上说,“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
在这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之后,国务院发布了指导未来十年战略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011年,中国从国家层面大力引进海外人才,这是上述人才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被称为“千人计划”。
2008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决定实施“千人计划”,用5~10年时间,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
201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北京会见了美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李源潮说,中国的发展正在为各类人才创造越来越多的机会,希望更多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攀登科技高峰,培养优秀人才,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谢晓亮是国际知名化学家、生物物理学家,2011年5月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中组部部长对谢晓亮的邀请只是中国人才部门引进海外人才的努力之一。
9月16日,“千人计划”太湖峰会在无锡召开,400名归国的“千人计划”专家到会。作为国内最高层次的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自2008年底实施以来,已分6批引进至少151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等杰出科学家为代表的海外人才回到祖国,为发展新中国的工业、科研、教育和国防事业建立了功勋。今天中国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的72%是“海归”,中科院院士的81%、中国工程院院士的54%同样是“海归”。
2011年年末,首批143名“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名单在“千人计划”网站公布,“青年千人计划”是继“千人计划”后又一项引进国际创新人才的重要政策。
12月8日,中国工程院在北京公布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从485名有效候选人中经过两轮评审和最终选举,共产生54名新院士。次日,中国科学院公布本年新增选51名院士。此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783人,中科院院士总数达到727人。
院士增选的公正以及选举程序的公开和透明,2011年成为公众关心的一个话题。
9月12日,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一位评论者认为,相对于屠呦呦所作出的贡献,这一奖项的授予已是迟来的承认,2011年,屠呦呦已81岁。
要出现更多的创新人才,就要全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就要革除社会中存在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风气。□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