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正如温家宝总理前不久在与各界人士座谈时指出的那样,“政府工作的中心就是民生”。
说民生,国家有一本厚厚的账本:取消农业税、推动社会保障全覆盖、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调高个税起征点,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推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保持物价总体稳定、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一串长长的“民生大单”,让亿万人民从中受益。
说民生,每个家庭、每个人也都有一本厚厚的账本。对于民生的改善,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他们的感受最直接、最真实、最深刻。最近,本报记者深入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走进4个普通家庭,听他们细算生活账。这些账本,见证了生活的点滴变化,也承载着他们的梦想和期待。
一个农民的医疗账本—— 【百姓故事】张彩芳忘不了,那是2011年2月的一天。从甘肃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的门诊大楼走出来,她心里有些发慌。
“有了新农合,5100元的治疗费,个人只掏了1275元”
“胆结石,手术治疗。”几分钟前医生的“宣判”让她犯了愁。对于这位全家年收入不过几千元的普通农民来说,一下子要拿出一大笔治疗费,不是件小事。
有病还得治。10天后,张彩芳拿出了压箱底的4000元,惴惴不安地再次踏进了医院大门。住院期间,张彩芳意外得知,因此前缴纳过新农合,可以报销一部分医疗费,突然感觉“像是掉进沟底,被人拉了一把”。
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张君伟告诉她,在县区级医院治疗,报销比例可达70%。而且使用基本药物,还可在此基础上再提高10%。假如新农合报销后剩余金额超过5000元,还可以到民政部门申请大病救助报销。
“根本没想过报销比例会这么高”,张彩芳说,“总共5100元的治疗费,个人只掏了1275元,这新农合真是个‘护身符’。”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底,全国2646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合率达到97.5%;新农合基金支出总额为1114亿元,受益8.4亿人次。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由于认识不到位及报销手续繁琐等多方面的原因,仍然有一些农民对参加新农合积极性不高。部分镇、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和医疗条件落后,设备陈旧老化,专业人员匮乏,农民到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率徘徊不前。个别定点医疗机构开大处方、搭车开药、超常规用药、挂床治疗、违规报补,对农民“救命钱”的农合基金安全和医疗安全构成威胁。
【代表点评】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卫生厅副厅长郭玉芬:新农合是实实在在给农民实惠的政策,但是好政策还需抓好落实。首先,要建立新农合筹资的长效机制,农民缴费应该保持稳定。其次,要简化程序,农民住院报账过程中需要提供的证件,有些重复或可要可不要的,坚决不要。第三,要进一步加大大病医疗救助力度,严格控制因病返贫的现象。
一个农民工的社保账本—— 【百姓故事】已在广东东莞打工10年的四川人蒲伦会,最近做了个“重大”决定——入社保。
“15年个人总共缴10万元,3年半就能收回来”
37岁的蒲伦会攥着社保局给她写的纸条,一五一十给记者算账:“今年是第一年,我个人要缴3228元,单位帮我缴4439元。以后每年缴的钱随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逐年递增,缴满15年,我就可以拿到每月2470元的养老金了。这样算下来,个人总共缴10万元多点,但只要3年半,就可以收回来。”
外来工社保政策越来越好,蒲伦会有着切身感受:不仅险种齐全,保障水平高,还很人性化。2010年5月,蒲伦会还在另一家电力器材公司做工时,被钢筋卷住左臂受伤,定为“伤残八级”。“当时我以为这辈子完了。”没想到,由于参加了工伤保险,住院3个月享受的工伤医疗待遇超过了9万元,自己基本没掏什么钱,还得到了1万元伤残补助金。康复后,她进入现在的公司当上了文员,收入也稳定了下来。
“当然,顾虑还是有的。”蒲伦会说,刚刚算的养老保险账是理论上的,条件是一直在东莞待下去。但这里生活成本高,她也希望有朝一日回老家去,到时社保怎么缴、养老金发多少、能不能转,都是未知数。“我希望,也相信,那时国家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委员点评】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施杰:目前的农民工养老体系中,养老保险费率过高也是问题之一。对于农民工而言,从微薄收入中拿出一定资金比例缴养老保险,且要累计上缴15年,这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法规法律体系,建立多元化基金筹集机制,对农民工采取灵活的缴费方式,真正地从农民工的立场出发,为农民工着想,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一对夫妇的教育账本——
“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一年省下400多元,不过需要打破‘边免边收’的怪圈”
【百姓故事】2005年9月,6岁的延安琪踏入了山东广饶县大王镇中心小学的校门。
延安琪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工薪族。父亲延成金是中学教师,母亲王海荣是镇政府的普通工作人员,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也不过3600元左右。
“一年的学杂费、书本费、作业本费加起来400多元,另外还有校服、学习用品、教辅资料、课外书等费用,杂七杂八的也得有个1800元左右。”王海荣对当初的花销依然记忆清晰。
2008年9月起,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惠及全国2.59万所城市中小学的2800余万名学生。
“对于普通工薪家庭而言,400多元钱可能并不是多大负担。”王海荣说,“农村孩子和困难家庭的孩子就不一样了,这些钱可能直接影响到他能不能继续读书,甚至是以后的命运。”
不过,王海荣觉得,政府虽然连年加大教育投入,但对于很多城市家庭来说,“好处”并没有很明显地显现出来。“产生了名目繁多的‘费’——择校费、补习费等等,出现了‘边免边收’的怪现象。”
【代表点评】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近几年,政府部门在推动教育公平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当然也应看到,目前基础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像王海荣提到的烦恼,在城市家庭中并不鲜见。而对于广大农村家庭而言,更需要解决的是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参加高考的办法,切实推进教育公平。
一个白领的房价账本——
“房价有回落,但总体还是贵”
【百姓故事】“现在就买还是继续观望?”春节刚过,陈如岚怀着纠结的心情,开始到各楼盘看房。
2008年,24岁的陈如岚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一家外企工作。眼看着身边人都在看房、买房,陈如岚也动起了买房念头。“当时愿望不强烈,所以一开始看房不上心,直到房价噌噌噌涨起来,我才感到出手慢了。”
从2009年初的低点,北京房价开始了一轮疯狂上涨。陈如岚清楚记得当时看过一个还算不错的楼盘,自己出差一周回来每平方米就涨了2000元。“100平方米就要多掏20万元”。很快,陈如岚就被飞涨的房价“甩开”了。
2010年,国家开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空前严厉的调控,力度大、时间长,调控效果也逐渐体现。打折促销楼盘越来越多,二手房价格也有所松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1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为52个,比1月份增加49个。
去年底,为了“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陈如岚又开始跑楼盘,上网查信息,到中介问价格。虽然房价有所回落,但比起2009年的时候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比如一直关注的东三环附近某楼盘,价格已从当时的每平方米1.9万元暴涨到如今的3.5万元。“尽管收入这几年涨了,但远远比不上房价和房贷利息上涨的速度,买房还是越来越难了。”
【代表点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温岭市农林局农技推广站副站长林燚: 2011年是“限”字当头的一年,“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组合重击楼市。如此高压态势下,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但多数百姓依然认为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房地产调控政策还要继续发力。房地产调控需要更注重长期制度发展和住房体系的建设。建议加快形成合理完善的住房供应体系。除了现有的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很重要的是要发展租赁市场,让更多家庭有房租、租得起。
(人民日报报记者王舒怀、李鹤、汪晓东执笔,记者王炜、刘文波、曹树林、卞民德、顾春、包蹇、贺林平、张文采写)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