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方正、中信、华润、复星……这些大集团已经在医疗行业布局多年。在这些等待者看来,始自2009年新一轮中国医改的核心将是医院产权改革。
站在北大国际医院的楼顶直升机平台上,边长300多米的主体建筑与周边一系列方正集团的建筑群一览无余,远处协和医院废弃的工地也清晰可见。“医院的建筑规模差不多相当于T3航站楼建筑群的一半,建成后将有3000名医护人员。”在位于北京昌平区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内,北大国际医院工程指挥中心商务部总经理赵凯指着一大片即将竣工的建筑物说。
方正集团高级副总裁、北大国际医院集团CEO冯七评告诉本报,他们在北大国际医院上投资了40亿元。不仅方正,还有中信、华润、复星……他们都已经在医疗行业布局多年。从医药、医疗器械到专科医院,再到综合性医院,这些大集团的行棋渐入中国医疗体系的核心。然后,他们停在这里,伺机而动。他们身边,同样在等待的有各路产业基金、有VC(风险投资),还有PE(私募股权投资)。
在这些等待者看来,始自2009年新一轮中国医改的核心将是医院产权改革。
现在,北京已经释放出的明确信号让等待变得有价值。
知情人士透露称,北京市《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若干政策》有望在本月出台。
在今年的2月9日,北京市政府公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包含了对社会资本办医疗机构涉及到的准入、水、电、税费、人才、价格、土地等18个方面的优惠政策,被称作“京18条”。这是自去年11月国家明确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58号文件公布后,第一份地方政府出台的实施细则。
据称,上述征集意见稿社会反响效果很好,有很多准备开办医疗机构的社会投资者进一步做了咨询。
大鳄们在行动
如果你阅读过“京18条”,你会发现,第一条就是全面开放北京医疗服务市场,逐步提高社会办医疗机构的比重,“本市需要新建医疗机构时,优先安排社会资本进入,凡是社会资本能办的,政府不再举办”。
谁都知道,这是机会。
2011年12月28日,北京东三环长虹桥北一栋大厦楼顶悄悄伫立起了一块醒目的牌子——中信医疗。彼时,它刚刚迁至北京。
这家去年6月18日在深圳中信大厦八楼正式挂牌的公司,整合了中信集团内部医疗产业链的一级子公司,下辖医疗、养老、健康、医药4个业务部门,旗下有7家子公司和3家专科医院。本报记者获悉,中信医疗已经和清华大学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这家公司亦将以医院投资为主,带动其旗下产业链公司的扩张。
在这个需要大资本推动的行业里,中信医疗并不是第一个进入者。
对公立医院的入股投资最早源于华源集团。2004年初,河南省北部重要地级市新乡市的中心医院、市第二医院、市第三医院、市妇幼保健医院和市中医院,被中国华源生命产业有限公司正式接管。成立的华源中原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5亿元,华源出资1.05亿元,占股70%,新乡市政府以5家医院4500万元的净资产获得30%的股权。随后由于资金链断裂,2007年华源集团被并入华润集团后,华润控制了这5家医院。
华润集团旗下的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也曾经在赵新先时代投资了包括三九脑科医院在内的数家中医院,拥有一幅宏大远景的三九医药希望借此组建中医医院产业集团。但是由于其后三九医药自身原因,计划失败。在政策并不明朗的时期,华源集团在上海的医院并购计划也因为医疗系统内部复杂的利益斗争而以失败告终。2011年中期,三九医药公告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共同合作兴建医疗机构。在医院投资领域,华润集团再一次拉长了战线。
2011年6月27日,华润集团战略部主管冯唐发出了一条微博:“发愿:医院集群从这个烂尾十年的地方开始。”这条微博配发了一张看似废弃医院的照片。2011年12月2日,冯唐再发微博:“我的2012新年愿景:医疗团队配齐,劳怨不避,按照计划再获得10家医院,病床数到5000张以上,整合2011年收购的医疗仪器公司,再收购一家高科技医疗仪器公司。”据称,由冯唐领衔的华润集团医院投资团队,核心成员主要由其在麦肯锡的前同事构成。
民营探路者
8年前,当于春江决定“下海”参与创办民营医院时,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神经外科专家,下了很大的决心。如今,他创办的三博脑科医院逐渐得到社会认可,他本人也成了民营医院领域的引路人。最近,于春江经常接到电话,都是医疗界的朋友向他咨询投资民营医院的问题。
于春江并不讳言三博脑科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瓶颈和障碍。例如,税赋很大,这个现状仍然没有改变。医疗是一个高风险、高科技含量的服务,把它定位于服务业,课以重税,加重了民营医院的负担。再比如,在土地的审批上还没有放开,还不能由民营医院自己来建医院。
“民营资本一直是个后娘养的孩子,进不了主流社会地位。”北京某民营医院耿院长称,他的医院主要针对亚健康人群。收费不算高,但税收、水、电等日常费用,每月都得按商业用途缴纳。而公立医院的水、电都有优惠政策,土地为政府免费划拨,不用交税。
令民营医院发展不理想的另一个原因是,医生人才的垄断。在现行体制下,公立医院的人才,如果流动到民营医院,就不准再参与评职称,相当于脱离了事业单位。由此,尽管医生们羡慕民营医院开出的高工资,也只能继续留在公立医疗机构。这被民营医院统称为社会办医的隐性歧视。
不过,随着“京18条”所释放出来的信号,民营医院的经营环境会逐步改善。三博脑科医院院长张阳认为,未来10年,一定是民营医院发展的蓝海。北京对社会资本医疗机构的发展,一直优于国内一些地区,这次18条意见虽然还没有正式定稿和公布执行,但其意义仍很大,很多民营医院都意识到,向社会资本开放的门,将开得更大了。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