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舌尖上的中国》里,有一集讲的是:蒸馍。
思及此,放下键盘,打开百度,搜索舌尖。
嗯,没错,是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的内容。
不过一个馍,缘何能排名如此靠前?与那些各具特色的奇珍异材比起来,寻常到餐餐必备,俨然中国人餐桌上的硬通货,大约就是它最富竞争力的地方吧。
所以,过年的时候,蒸馍,是我们家女人们心中头等的大事,因为一家老小团聚,人口多,让大家吃饱、吃好,是厨娘们肩头最大的责任。
这人啊,爱比,谁家的媳妇心灵手巧?就看她是不是绣得一手好花,裁得一手好衣裳,做得一手好饭。所以,每逢这一年到头的重点时刻,女人们就想着法儿的把自己内心的通透和对生活的热情,倾注在这一个个馍,一道道菜上。蒸出来的馍,除了自己吃,还会跟亲近的人家送,一是礼物,二是交(xuan)流(yao),吃着别人家蒸的馍评判比较一番,是餐桌后时代的一个小重点。
于是乎,小的时候,我吃过好多样子的馍。
高桩馍,大机器时代被遗落的造型。
也不知道为什么,如今街面上的馒头各个滚圆扁胖,长得大同小异,长成高桩馍那样细瘦高挑,端端正正的俊秀模样的馍,已经全无踪影,于是它成了我怀念手工馍时的第一代表。
枣馍,接下来排第二的必须是它。
倒不是它的口味有多好,而是因为它“枣糕”的名字跟“糟糕”谐音,所以吃枣馍就演变出了“吃掉糟糕,来年平顺”的意思。我们家年年就蒸它最多,放馍的脸盆里,掀开一个里面是它,再掀开一个,还是,真是看都看够了。
豆包,啊,我的最爱呀,可总是蒸的不多。
爱吃豆包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咬下去的每一口都是甜的。不像枣馍,要吃掉那么多没味儿的白面,才能吃到一小颗甜枣,这怎么够。
可是,不知道是包起来太费事儿,寓意不够好,还是原材料成本高,太过受欢迎,反正每年过年都是大家还没有吃够,就没了,于是小小的我就开始在心底里期盼下一个新年的到来。
包子,它真不是新年里餐桌上的主角。
也许是一年里蒸包子的机会最多,再加上年里的饭菜,硬菜居首,食材齐全,包子的那点儿馅料,对于年里吃到脑子流油的人们,就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
不过北方的冬天冷,食物易于贮存,包子这种常见货还是会蒸一点的,荤素都有,回忆一下,小时候放了小半个月的肉包我也是吃过的,那时没有营养师,也不讲嘌呤。
再往下数,还有油卷、高粱面馍、菜蟒、麻糖......
哦,对,麻糖,似乎是我老家焦作特有的一种主食,据说是糖稀和面,再下油锅里炸出来的,它的制作过程我没有见过。
每年过年,老家来人,都会提一兜麻糖送来,早已放弃这门手艺的长辈们总会视为珍宝,发现进城的人爱吃,老家的亲戚们就更惦记着送,循着这一口家里的味道,乡情终究没有因为距离而断掉。
不过一口馍,种类如此繁杂,还不是勤劳的女人们做的多。幼年时,站在家里的灶台边,看着妈妈和姑姑婶婶们一起蒸馍,哪儿哪儿都是白的,是种很神奇的体验。
人多协作,场地就得充足,城市的厨房不比乡村,三四个人进去就显得憋仄,所以蒸馍的时候大多是在客厅支摊,直接在餐桌上铺上干净纸,而或取出家里最大的案板放上,大家围在一起或站或做,唠着家常手头忙活,倒也热热闹闹。
蒸馍前的预备工作是和面,一个大瓷盆,“哗啦啦”倒进去半盆面,端一碗水淋进去,砸个大坑坑,qiu(土话)出一个个面团团。
水越倒越多,面越来越稀烂,和面的人就一手扶盆,一手用力的搅和。面与面之间自然的粘性,使得这事儿变成了一项体力活,要让面团均匀就得充分搅拌,不停,直到达到三光境界:面光、盆光、手光,才算和好。过程中,有一会儿,总让幼小的我感觉挺膈应的。
那时的面会被揉成不均匀的条状,一丝丝一条条,顶上夹杂着没揉开的小面疙瘩,不知为什么,就会联想到洗澡时搓出的泥卷儿,外加身上冒出的青春痘。
呃......知道那画面太过毁灭,这个联想,至今都没敢告诉我妈。
和好了面,蒙上打湿的蒸笼布,依据温度,醒上三五个小时,等面发了,就能开始捏馍了。做馍的动词用“捏”并不合适,可我也想不出更准确的词来描述,实在是动作太多。比如高桩馍,那是撒一把干粉,把一个小面团“pia”在案板上,两个手左右树立,逆时针同时搓动,把面团高高的拔出亭亭的样子。
可做枣馍就该用“盘”字。先搓出两个细长条,再叠加在一起,盘成一个π型,中间的芯儿里放颗枣,一个小馍就做好了。如果大人们心情好,会想着法儿的盘出各种花型,拼接在一起,就成了大枣花。
豆包和包子是先擀后包,油卷和菜蟒是先擀后卷,要是大人们高兴哄一下小孩儿们,就带着我们一起捏个小兔子,用剪刀剪出个小刺猬,那时才是真正的捏呢。
啊~~~写到这里,突然思绪一飞,想起了我的最爱,豆包。小时候在老家,我曾经偷吃过儿时印象中最最最好吃的一盆红豆馅。老家的夜,到了晚上特别的黑,被煤烟熏出的房间也愈发为这黑营造了气氛。没记错的话,那是我二爷家,过年前,跟着爸爸来给他老人家送年货,晚上赶不回去,就住下了。
推开陈旧的木门,迈过被人踩得光溜溜的门槛,地面上乌青的砖块泛着冷光,正对面墙上褪色的毛主席像和对联蒙着一层灰,整个房间里都像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唯独从房梁上垂下来的灯泡,照着陈旧的四方桌上一盆油光发亮的红豆馅。
瞅着四下无人,我伸出三根手指,偷偷的捏起一块儿吃。红豆煮的软烂,拌上香油,着实的又香又甜。也不知是哪位婶婶这么好手艺,一切滋味都拿捏的刚刚好。屋子里还是没人,于是就继续吃。
起初是这儿抠点儿那儿抠点儿,后来不知为何,脑子里缺了根弦,生抠出了一个小坑坑,想想觉得这样不行啊,会被发现的,就小心翼翼的把四周的馅往一块儿推推,把坑平上。干完这一切,感觉自己的行为太不讲卫生了,也不知道谁会吃到被我动过的馅,想想好恶心,吃爽了的我心怀无比愧疚就这样悄悄的溜了......
长大了之后,听到越来越多的人感慨,如今的年不叫年,少了太多的年味儿。起初我也这样想,把自己内心的缺失归结为人心不古。等再长大一些,仔细的回忆,才发现,小时候的年像年,不过是因为家里大人们的重视,早早的就开始吆喝、筹备,日复一日的用自己的辛劳,构建起一家子人的新年,大伙儿都朝着“过好年”这一个地儿努力,也就攒出了一个家族的年味儿。
如今,酒店承接了年夜饭、开年饭,“花钱省事儿”成了现代人的首选,那些从进入腊月就开始的繁忙自然就省了,那些省出来的时间似乎也只能木呆呆的看电视、玩儿电脑去。
仔细想想,年味儿不只是那一餐饭,而是人们整个辞旧迎新的过程,是心里那份儿喜洋洋的辛劳。(文|柳叶儿张 图|网络)
女性的身体是天生就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可是这种香味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每一个女人的香气都是相同的。我们都错误地认为女性都应该应该散发出像花般的清香,但我们毕竟不是花,而是女人,所以就该有女人的味道,也就是说我们天生都有一种女性体味。
台湾著名节目制作人薛圣棻也发微博说:胡彦斌味道真的很有味道。
台湾著名节目制作人薛圣棻也发微博说:胡彦斌味道真的很有味道,不温不火,却浓情烈焰、澎湃汹涌。
“音乐魔法师”胡彦斌日前在《我是歌手》节目中挑战经典名曲《味道》,这首歌在《我是歌手》节目中已经是第三度被演唱,前两次分别是原唱辛晓琪和上季歌王韩磊。台湾著名节目制作人薛圣棻也发微博说:胡彦斌味道真的很有味道,不温不火,却浓情烈焰、澎湃汹涌。
您知道自己在家如何巧手做豆腐吗?简单的食材,全面的营养,丰富的口感,尽在今天香香美食创意家常菜,特色豆腐。
今天做客香香美食的樊大哥,他记忆中的味道是在一次去济源出差时吃到的焖罐。之后每到此处,必定要去品尝。希望在郑州也能找到相同的味道。
被业内视为“史上最美人文美食纪录电影”的《味道中国》宣布定档2015年1月23日。《味道中国》将是一部好看、好吃又好玩的电影,不仅能感染你的味蕾,也将陪你一起回家。
随着新年及春节的临近,白酒市场也迎来了传统的旺销季节,选择一款合适的白酒招待朋友或者是自己小酌几杯,这都成了国人过节的保留项目。该酒上市近60年了,目前依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这说明白酒市场上,老味道是最具“杀伤力”的武器。
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安诺贝尔(Ann C. Noble)曾制定香气之轮,将葡萄酒中的各类香气汇总起来。
俗话说,好酒则需好杯配,杯子是喝葡萄酒时重要的容器之一,它的挑选也是非常严格的。为了探讨“杯子的味道”,诺伊斯塔特的学者们训练了一批人,让他们识别葡萄酒中的十种代表性的挥发性分子并且评定强度,比如“黄油味”“花香味”等等。
据国外媒体报道,自从冥王星被降级后,太阳系内只有八大行星了,科学家目前已经探明这八大行星拥有截然不同的大气环境,只有地球适合人类居住,但是在一些酿酒师的眼中,八大行星可代表着不同的味道。
就是海绵的气味,这个因人而异,本来海绵的气味是比较小的,有时候由于发泡不到位会造成异味加重,敏感的人就会觉得有味道,还有在沙发里的海绵都是要用胶水粘接,如果用的胶水不好的话味道比较刺鼻,这个味道不好去除。经过这三种方法处理以后,相信你的沙发应该会没有原来的臭味了,平时再喷点空气清新剂,应该就会很不错了。
白羊座身为12星座的大哥大,不仅活力充沛,而且还具有一颗不老的童心,不管年龄多大,社会经验有多么的丰富,在白羊座的内心深处始终都保持着一份最天真无邪的善良。属于白羊座的爱情味道无疑就是桂子油了,很有童年的味道,就如同白羊座的爱情,随心而走,彼此之间都能够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白羊座身为12星座的大哥大,不仅活力充沛,而且还具有一颗不老的童心,不管年龄多大,社会经验有多么的丰富,在白羊座的内心深处始终都保持着一份最天真无邪的善良。属于白羊座的爱情味道无疑就是桂子油了,很有童年的味道,就如同白羊座的爱情,随心而走,彼此之间都能够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酱香肉末烧茄子,虽然这道菜的卖相确实朴素了点,但味道确是极好的,所以,一定要多备上些米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