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女,推广开也去爱抚人家的儿女;也就是说,要像尊重我们自己家的老人一样尊重别人家的老人,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别人家的孩子。如果按照这个道德原则,那位老先生在成都公交车上强迫一个六七岁孩子给他让座,令人匪夷所思。尤其是老先生蛮不讲理,一屁股坐在那个孩子身上,的确是为老不尊的典型事例。而且,他的这种为老不尊并不能让他获得公众的尊敬,而是公众的口诛笔伐。因为,他根本不懂尊老爱幼是一种辩证关系,并不是偏正关系;因为,他不懂得不尊重别人,就是不尊重自己。
据中国日报网7月13日报道,下午3点过,蒋女士乘坐48路公交车,在途经顺城大街朝槐树街时,上来了一位老人。“看起来就60多岁,精神还不错,腰上帮了个绷带之类的。”老人径直走到爱心专座,发现上面有个六七岁模样的小男孩坐着,要求他让座。蒋女士称,老人走过去不久,就听到了争吵声,大致内容是老人一直骂小男孩,说他不给自己让座。“骂得很过分,说人家没有妈老汉,没有教养。”老人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威胁男孩,再不让座他就坐下去,或者叫男孩坐他前面。男孩一时被吓懵了,不知所措,此时,老人做出了惊人的举动,一屁股坐下去,坐在了男孩身上,还反复多次。
如果老先生谩骂和指责那个男孩没有教养,那就应当首先检讨一下自己有没有教养;如果自己本身就是没有教养的人,又怎么有资格指责别人没有教养?如果面对没有教养的孩子,自己能通过耐心说服教育之后,让孩子把座位让给自己,那才是真正有教养的具体表现。但是,为老不尊的先生却只会对不让座的孩子骂骂咧咧。而且,蛮不讲理地一屁股坐在孩子身上。一个体重一百多斤的大男人坐到一个年仅六七岁的孩子身上,简直就是强盗和土匪。面对这种倚老卖老的人,他怎么会得到大家的同情?如果我们的老年人都像他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将从何谈起?
如果遇到小孩和年轻人不让坐,老年人不能强迫别人让座。因为,让座仅仅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素质问题,并不是法律强制性的具体要求。所以,当老年人需要年轻人和孩子让座时,首先应当以商量的口气征求对方同意。当别人让座之后,应当说声:“谢谢!”但是,在现实当中,有些个别老年人错误地认为让座是必须的,无条件的,而且是强制性的。因此,某些老年人在公交车上上演了为老不尊的闹剧。
说实话,有些年轻人和孩子不让座,是因为人家本身身体不允许,而且又不便告诉别人。所以,让座的事必须相互体谅,互谅互让,才能彰显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而且,老年人更应该身体力行,为年轻人和孩子做出尊老爱幼的榜样。只有老年人带头尊老爱幼,并时时处处做表率,才能正确引导年轻人和孩子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年人让座。只有这样,才能让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光大。
正如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先生所说:“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特权。”但是,这种人类精神最美好的特权需要老年人和年轻人与孩子们齐心协力共同打造,老年人绝不能坐享其成,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年轻人和孩子们究竟应当如何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只有这样,人类精神最美好的特权才能真正实现。(郭喜林)
12日下午,一段视频在网络流传:视频中,一辆公交车上,一位老人要求一个小朋友让座,小朋友没有起身,老人竟多次坐在小朋友身上。最后,老人在槐树街东下车,一位女士见男孩可怜,起身让座。
6月27号下午2点多,一列开往后卫寨方向的列车即将关门,就在灯闪铃响时,两位老人一前一后快步走向地铁屏蔽门。毕宇涵说,“老先生一直在推我们,非要上车,态度还蛮强硬,甚至还靠在车门上,不让我们屏蔽门关。
【疑因被溅一身水 老人与轿车夫妇厮打后倒地身亡】6月20日,山东滨州阳信县一骑电动车老人与一轿车车主夫妇发生争执,双方厮打在一起,老人倒地被紧急送医,不治身亡。据目击者称,双方争执的原因是轿车将积水溅到老人身上。
老人姓荣,今年79岁。11日上午9时40分许,老人的老伴和儿子先后赶到现场,听医护人员说血压太高,急忙搀扶荣老先生一起上了急救车到医院检查治疗。
约10分钟后,原阳县中心医院的急救车抵达现场,刘恩超、张士阳、刘建军、李晓鹏四人和两名救护人员一起把老人抬上急救车。
很多老年人由于种种原因,将自己名下的房产赠与给子女或者孙子女,本指望借此让子女好好尽孝,却不料事与愿违。当亲属关系破裂时,子女不尽赡养义务,老人后悔当初赠房,怎么办?
很多老年人由于种种原因,将自己名下的房产赠与给子女或者孙子女,本指望借此让子女好好尽孝,却不料事与愿违。当亲属关系破裂时,子女不尽赡养义务,老人后悔当初赠房,怎么办?
两辆电动车相撞,一辆是女子带着家人,一辆是一位老爷子,结果老爷子从车上摔下脸先触地,之后一动不动。这可吓坏了骑电动车的女子,因为担心出意外,围观的群众一时都不敢上前帮扶老人,女子慌忙拨打120。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就跑一次"便民服务活动,荥阳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户政部门全体民警在实际工作中,将为民、便民放在首位,
本报开封讯4月11日13时许,一辆17路公交车行至开封夷山大街康乐西口公交车站时,司机感觉身体不适,遂到路边诊所拿药。” 何涛跟老人的儿子一起继续劝说老人,老人终于开始向外挪动身体,何涛、富凯龙立即伸手相搀,老人终于从车下平安出来了。
前天下午,一位老人路过河南省消防总队门口时不慎摔倒。事情发生在前天下午四点半左右,一个老人拎着东西,走到省消防总队门口时突然摔倒。正在换岗的两名消防战士李丞赟和孙瑞华看到这一幕,赶忙跑过去扶起了老人。
做了几次所谓的治疗,孙大娘不仅觉得自己的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重,而且心里还有一定的负担,为此她决定要退款。可是自己的几次退款要求都被美容院拒绝了。
” 尽管遇到老人两次鞠躬,自己也都还礼,但是高培钦仍然很后悔,觉得还礼的深度不够,“这些年我没经历过别人向我鞠躬的事情,我鞠躬时腰应该更弯一些……”。老人的鞠躬第一次让高培钦觉得自己的工作这么被人看重,而他也应对这份看重报以最大的尊重。
老人来自农村,两天前,老伴因为急病住进了郑大一附院,这次咨询,就是为老伴办理新农合相关转诊手续。
老人说要找一名医生,高培钦确定这名医生不是急诊医学部的,就给老人说门诊快下班了,要不要先在急诊医学部看看。高培钦看他喘得很厉害,想让他在急诊缓解一下症状,如果需要住院,急诊医生也可以联系一下病房,或者症状改善了下午再去找那名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