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纽带,是流淌在田野上的故土乡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3月11日《光明日报》)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我国农村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乡村振兴离不开文明乡风滋养,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之魂,只有用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聚力,才能留得住乡情乡韵,让乡村振兴在广袤的农村落地生根。
用文明乡风营造乡村振兴环境。构筑乡村精神高地, 厚植乡村文明沃土,以文明乡风“滋养”乡村振兴,是促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足的关键。大力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精神,用文明乡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意。好的乡风能够培养和熏陶出品质优良的个体,作为社会一份子的每一个人,受乡风民俗影响,自身所形成的风气和素质必然影响到社会每一个角落,文明乡风对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只有大力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才能使营造出乡村振兴的良好环境。
用文明乡风滋养乡村振兴。文明乡风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建设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离不开文明乡风的滋养。文明乡风在推动科学管理,有效地利用乡村各种资源,大力创新美丽乡村建设载体,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意义非凡,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农民群众更具获得感。
用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凝神聚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遵从广大农民群众的愿望,立足于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培育文明和谐的乡村新风尚,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发挥文明乡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作用,要围绕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认真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通过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用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战略“聚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王传合)
民声最可信,民意不可违。翻阅了网友们的“声音”,支持声、叫好声一片,这就说明红白事“指导标准”,这个可以有。
12月20日上午,2017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暨"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峡县五里桥镇黄狮村隆重举行。
党员干部积极摒弃陋习旧俗、践行新风礼仪,就会引领文明时尚新风。
上蔡县芦岗街道办事处朱庄社区在“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活动中,突出党员干部引领作用,加强包村干部的监督作用,发挥乡规民约的约束作用,力促移风易俗工作春风化雨、落地生根,先后获得县文明村镇、“十佳文明新村”、“五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据悉,下一步,该乡将投入84余万元打造新建、马堰、王畈、两河口等4个贫困村综合文化广场建设,有力推动文明乡风生成,进一步激发贫困户奋发脱贫的热情,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近年来,陶营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文化促经济,以经济带文化,促进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努力打造文化惠民工程,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思想文化氛围,以乡村文化发展推进乡风文明。
息县“移风易俗 树文明乡风”系列活动,让“村规民约”在各乡镇生根发芽,引领培树好民风,是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推进道德建设的有效实践。
清爽乡风成为了大众共同的期待,而要让健康的乡里人情回归,则需要在政府引导、乡村自治、村民自觉三个方面着力,让情回归,才会有亲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