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田厝村7名村干部中的5人被开除党籍并被移送司法机关,2人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7人受处分皆因该村2008年度至2014年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发放出了问题。7名村干部名下多报户内人口的方式,套取生态公益林补偿金8万多元,每人申报家庭人口数61至900多人不等,造成全村人口虚增,人均补偿金降低。(6月2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按常理想,脱贫攻坚战犹如久旱逢甘雨,枯木逢春一样,摆脱贫困终于迎来了曙光,有了新希望,这是千载难逢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好机会。可是,在现实中一些扶贫干部却把“千载难逢”当成给自己的机会,利用制度上的瑕疵,监管上的漏洞为己为家人大捞扶贫款,致使贫困群众人均补偿金降低,怨气连连。如此行为,其实就是“四风”顽疾,腐败恶根,不可不重视,不可不拔除。
扶贫领域中需要清风正气当主流,若腐败风占据主场,则会人心涣散、根基动摇,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党风、政风对于扶贫领域中尤为重要,往往具有引导和决定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让扶贫干部带头清正廉洁、拒绝腐败、不占群众一分一厘,无疑是抓住扶贫领域中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扶贫干部腐败,不仅影响脱贫攻坚的进度和效率,更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口碑,失去了信任,失去了威信。
事实上,发生在扶贫领域中的腐败行为不亚于大贪大恶,他直接损害的是贫困老百姓的利益,直接违反了党的精神,其形式其性质其危害程度都及其严重,村干部家家都是村里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申领大户,最多的一户竟有960人,这样的事情显然违背法律法规,更是党纪国法不能相容的,直接侵害困难群众切身利益,啃噬他们的期望,熄灭他们的希望,这样行为严重阻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脱贫攻坚的绊脚石。
扶贫领域中的腐败,要靠规定、靠监督持续发力,以狠刹“扶贫蛀虫”为契机,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我们必能营造清正、廉洁、正气的基层良好生态。(江纳)
“高积分”所折射的即是扶贫要“扶志”,只有群众的精气神被真正调动起来,才能让群众思想上“有盼头”,行动上“有奔头”。让群众心中燃起积极向上的火焰,脱贫之事则水到渠成。
扶贫干部只有讲贫困群众听得懂“土话”,才能更加“接地气”,彼此之间才能进行无障碍沟通,才能打破隔阂和成见,成为朋友,甚至成为家人。
所谓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要“亲”上加“清”,就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亲”凝聚团结尽可能多的扶贫力量,以“清”营造好脱贫攻坚的良好环境,做清白人、做干净事。
2015年8月份,中原高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剑君正式到济源市委组织部、大峪镇及王庄村报到,担任村委第一书记职务,2015年9月1日正式驻村工作。从此以后,他积极协调,争取济源市交通局2.5公里道路加宽建设资金;争取省交通运输厅3.5公里道路建设140万元资金支持,道路工程目前正在实施。
扶贫工作本身就是一场“赶考”,最重要的还是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扶贫赶考永远在路上,考题永远在人民心中,扶贫赶考没有逗号,只有句号,只有人民满意,才算及格。
加强信息公开,增加监督渠道,完善网络监管,进一步畅通监督通道,保障扶贫一线群众声音能及时及快的反映上来,以便对“扶贫贪官”及重及快的惩治,不仅是挽回国家经济损失的需要,更是抚慰老百姓受伤的心。
扶贫不搞“盆景”,就是要求干部抛弃“面子工程”、轻惠民实效,挑领导容易看得见的地方扶贫,把资金集中投到少数几个点上的想法和做法。
反腐的关键是“防患于未然”,等腐败已经出现了,再去查处,大多已“人去楼空”,损失已无法弥补了。健全和完善扶贫领域监管制度是“防患”的关键。
张旸就是众多驻村第一书记中的其中一员,带着组织的嘱托和信任,服从组织的安排,去中牟县刁家乡小王庄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去加强党支部力量,尽快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打响脱贫攻坚战,让群众早日走向致富路,早日过上小康的生活。
据悉,此次签约的项目为全市扶贫基础设施第一批统贷项目,涉及扶沟、西华、沈丘、郸城、太康5个贫困县的6个项目,合同总金额15.17亿元,近期将到位7.4亿元。
为提高全村种植香菇的积极性,全建磊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资金问题,甚至自掏腰包为种植户购买技术资料、开拓销售渠道。积极协调县扶贫资金对贫困户实行每户1000袋香菇种植帮扶,协调银信部门为群众提供贷款,目前已帮助27户群众申请了政府贴息贷款帮扶。
11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确山县任店镇倪庄村采访。连续一个月的阴雨天气终于停歇,天地间充斥着灿烂的阳光。仰望天空,几朵浮云飘过,几只大雁掠过,给这个朴素的山乡增添了几份美丽。
邮储银行周口市分行始终坚持扶贫有我的态度,主动适应扶贫新变化,贴近实际需求,上下一心,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着力支持周口金融扶贫开发工作。
邮储银行周口市分行始终坚持扶贫有我的态度,主动适应扶贫新变化,贴近实际需求,上下一心,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着力支持周口金融扶贫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