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进一步强化任务落实,加大对文化扶贫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文化部近日出台《“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6月12日 新华社)
方案提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文化发展总体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文化的“扶志”“扶智”作用充分体现。这充分体现了文化部对贫困地区文化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了文化在“慧”民方面的重要作用。
文化“慧”民增志向。很多情况下,贫困群众已经渐渐适应了贫困文化,逐渐消磨了自身敢于大胆创新创业的志向。通过各种激励性的文化来做教育,方可让已经没有斗志的贫困群众重新树立志向,为自己的美好生活继续发力。同时文化扶“志”,须在做好常态化的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机制,将竞争机制引入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改单纯的扶贫为“扶志”,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输血”更“造血”,这必将加快贫困人口脱贫。
文化“慧”民强智慧。“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贫困村民思想上的愚昧,导致做法上的“迟钝”,扶贫工作的要点在于扶智,与简单粗暴的送金钱送物质相比,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尤为重要,在扶贫的道路上,应该先打好基础,在意识上给予贫困户们疏导、从知识上给予他们帮助、从技能和技术上给与他们指导。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树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观念,实现从“他扶”到“自立”的意识转变。才能够产生对劳动获得财富的“可再生”能力,及时了解贫困户的思想动态,及时为他们解决因技术或者技能缺乏导致生产或者生活上的困难,积极通过各类文化思想的灌输和培育,充分发挥贫困群众主观能动性,让其拥有致富创业的智慧。
文化“慧”民,必将推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贫困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加快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促进贫困群众志向和智慧的提升,最终走向全面小康步伐。(布夫惹古)
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后要“狠”,脱贫攻坚是“不成功便成仁”的硬仗,要有“破釜沉舟”、“视死如归”的精神,每个帮扶单位必须立下军令状,每个帮扶责任人必须签订责任书,每名党员干部都要有种意识,贫困户不摘“贫困帽”,干部就掉“乌纱帽”,充分发挥和调动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扶贫干部要一鼓作气,发挥埋头实干、永不言败、奋力一搏的精神,带领一方百姓脱贫致富,打一场漂亮的脱贫摘帽翻身仗。
干部开展脱贫攻坚攻坚工作,需要时刻保持创业的激情,不断激发创业的活力,以创新促发展,以创新求进步。
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带头学习精准扶贫政策要求,带头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示范带动引领脱贫攻坚工作。
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激发贫困群众自身的致富动力和能力是治本之策。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领导干部带头、脱贫人才领军、“不走的工作队”保驾护航。
新时代面临着新挑战也蕴藏着新机遇,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党员干部就要在干事创业中不断增强干事业的那股“牛劲”、抓工作的那股“猴劲”和做扶贫的那股“虎劲”,耕好自己那的“三分地”,方能不负人民的期望和时代的重托,做一个人民满意、时代需要的陈泽胜式的扶贫好干部。
扶贫工作对于青年干部是一张白纸,青年对扶贫工作也是一张白纸,只有不断探索;只有不断认识;只有不断发现,才能在这张白纸上画出最美的图案。
脱贫攻坚本是一件民心工程,如果脱离了实际大搞表格扶贫,必然会伤民心。要真正实现贫困村的脱贫目标,帮扶干部必须真心融入农村,要有“踏地十年”的决心,以造福一方的责任心,干事创业的事业心,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作为脱贫攻坚战的排头兵、领路人,各级扶贫干部更要立好标杆、做好表率,用“愚公移山“的实干精神、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实干行动让扶贫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他们怎么做到的?究竟下了哪番"绣花"功夫?现在是什么面貌?脱贫之后的路又该怎么走?河南广电全媒体推出六集系列微专题《兰考之变》,为您讲述兰考脱贫背后的故事,给正走在脱贫路上的干部和群众以参考。
“绣花”,一针一线都是真。向贫困宣战,来不得半点马虎,更是要“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
脱贫工作不能靠一己之力,脱贫要求我们发动群众,集思广益,要求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极联络,全情投入,踏石留印,凿壁留渠,以忘我的奉献精神和勇承重任的担当感染和带动群众投入到脱贫攻坚中。
脱贫攻坚,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细节:基础工作扎实不扎实,帮扶措施精准不精准,资金管理严格不严格……所有这些都必须环环相扣,层层压实。
只有让人民吃得饱、穿得暖、安居乐业,收入水平和经济实力真正跨过“贫困基准线”才能算得上名副其实的“扶真贫、真扶贫”,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才会由“数字量变”到“生活质变”。
脱贫攻坚是一个地区脱贫的要素之一,需要外来“输血”,更需要当地群众自动“造血”,才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法宝。唯有如此,才会让“输血”变“造血”让“有限”变“无限”,留下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帮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