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好干部的“二十字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选人用人既要有宽阔的视野和胸怀,更要坚持硬标准、严要求,把岗位对人的“德”“才”的标准具体化为条件设置上的“硬杠杠”,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透明竞争,选出符合“二十字标准”的好干部。(来源:凤凰资讯 4月5日)
“选贤任能”、“任人唯才”这些无疑都是干部选拔的标准,“为民务实清廉”自然是干部选拔任用的硬杠杠。培根《论司法》中有这样一句话: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干部选拔作为“关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如若不小心撕开一条口子,蛇虫鼠蚁鱼贯而入自然是“一颗老鼠屎打乱一锅汤”,可谓是后患无穷。
干部是党委政府的形象,代表党委政府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践“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的承诺,代表的是党委政府的颜面。因而,干部的好坏,关系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作为一个平台和桥梁,难免会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风险。且不说干部“能力有大小”造成交流不畅的误解,如若干部德行缺失,难免会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不良社会风气侵蚀威胁,甚至导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权力依附,这样的后果自然是两败俱伤。
人民或许有些举棋不定,或许有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眼旁观,或许有些畏首畏尾,亦或者有些风吹两边倒,甚至以自己“手无缚鸡之力”,推脱自己作为主人翁的责任和义务,这让干部有些嗤之以鼻。然而,“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作为人民的标杆和旗帜,作为领头雁和领路人,干部有着“三个代表”的重要作用,自然的有引导社会文化和文明的作用和义务,而干部的好坏关系到的不单单是国泰,还有更多的是民安。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心,也关系到人民参与国家建设的信心。因而,选好干部是组织部门的责任,是组织部门的义务,也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和钥匙。(周晨希)
把好人生的“方向盘”,秉公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无疑是每名党员干部的“护身符”。
员干部要脚踏实地,坚持以肯干提升境界、以敢干展示气魄、以实干赢得尊重,真正在干事中促进地方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撸起袖子加油干”是唤醒干劲的口号,是创造健康生态的因子,是为国效力的平台。党员干部应该做好带头作用,撸起袖子,让全民一起加油干。
党员源于群众又不同于普通群众,是群众中的先进代表。党员干部源于党员又不同于普通党员,是党员中的佼佼者。
好家风不能只是说起来好看,看起来很美,想起来很幸福,要让这一切从梦想照进现实,还是需要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参与,才能在日常的工作中坚守清廉、坚守正义、坚守纪律,涵养出好家风。
微信因其功能强大、方便快捷成为大多数人的“装机必备”之一,而微信朋友圈更是备受青睐。
只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才能让党员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免去后顾之忧,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在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上大干一场。
“读书”不仅是补足党员干部的精神之“钙”,更是对党员干部“精气神”熏陶、培养。
“对表”是对党的高级干部提出的严肃的政治要求,它不仅是对“党的高级干部”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全体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提出的要求。
只有行得正、坐得端、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严守纪律,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才能从思想上筑牢防腐拒变的防线。
创新工作思维,创新工作方式,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推动社会健康发展,总而言之都是为社会进步而努力。
做一名合格党员,就要涵养以民为本、天下为公的高尚品质,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甘于奉献,乐于付出,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坚持以德立身、以信为本,永葆共产党人天下为公的浩然正气,在知行合一中提升心性品质。
工作中要把上级精神与地方工作结合起来,把科学态度与实干作风结合起来,把尊重规律与开拓进取结合起来,把着眼长远与抓好当前结合起来。
防止亲属“枕边风”的危害不仅是在平时学习工作纪律上,更要保持领导干部对家风的清醒认识上,深刻认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朴素道理。
党员干部要走好从政路,也需要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把人民公仆为人民的意识扎根在思想深处,践行在行动上,才能改掉“慢作为”恶习,真正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