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炉的中国彩礼地图,毫无意外的再次引发热议。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然而不断走高的彩礼却让一些家庭苦不堪言,负债娶亲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屡见不鲜。
对于彩礼的多少、有无,向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男方认为自己是娶媳妇不是买媳妇,结婚后照样会孝敬对方父母,再说也不能用有价之物来衡量无价的爱情;女方认为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女儿说嫁就嫁,给点彩礼理所当然,这不也是一直流传下来的习俗么……谁是谁非,一时还真不好说,又或者,在彩礼的问题上本就没有对错,如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再高的彩礼又与旁人何干?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么?恐怕不然。
有一个现象值得思考,“越是贫困地区,越出现高价彩礼,反而一些大城市、南方一些经济逐步发展起来的农村地区的彩礼不升反降。”在一些地方,女方觉得嫁女儿不收或少收彩礼没面子,同样男方也会觉得丢面子,尤其在一些教育和经济都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不论哪一方要了面子,男方往往是一人结婚,全家举债,“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婚回到贫困线”就成了真实写照。
而且,“天价彩礼”也很容易助长攀比、拜金、虚荣的社会风气。就全国范围来看,几万至十几万不等的彩礼是比较普遍的,且房、车渐成标配,还有一些个例,比如,现金成捆扎堆、金银称斤论两,又给豪车又送豪宅,而在讯息传播以秒计的今天,这些现象都被有意无意的放大,形成“示范效应”,在“彩礼越高,感情越真”的掩饰下多少有攀比和炫耀的成分,对于一些经济能力有限的家庭,彩礼早已成为沉重的甜蜜负担,无可奈何的是,哪怕债台高累也得完成这件终身大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一章总则中的第三条明确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可见,“天价彩礼”并非不受法律约束的“无疆野马”,而是长期无视和践踏着婚姻法,陈旧的观念默守着陈规陋习,司空见惯的“天价彩礼”显然并非合情合法。
造成“天价彩礼”的原因并非单一,如何才能有效治理?移风易俗的柔性约束固然重要,但还需配上刚性的法律规范。既要倡导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观念,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有法不依就是纵容,地方政府也应及时伸出有形之手推动移风易俗活动的开展。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彩礼无非博个彩头,更需量力而为,它既不是赢得面子的砝码,更不是婚姻的“试金石”,美好的婚姻必然是建立在两情相悦的基础上,殊不知,再高的彩礼也抵不过一颗真心。(黄浪)
“现在村里娶媳妇彩礼至少得七八万元,十几万元也很正常。”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红羊乡建国村村民王桂琴说,水涨船高的彩礼让一些刚富起来的家庭返贫,一些农民甚至为此四处借贷。
事发后,汤阴县警方迅速出警控制了新郎陈冰涛,其交代称事发前因已支付的11万元彩礼问题与新娘李晓晓(化名)发生了争执。家住安阳县北郭乡龙凤村的村民樊东强(化名)表示,在附近的村庄,一般的彩礼都是8万块钱左右。
事发后,汤阴县警方迅速出警控制了新郎陈冰涛,其交代称事发前因已支付的11万元彩礼问题与新娘李晓晓(化名)发生了争执。家住安阳县北郭乡龙凤村的村民樊东强(化名)表示,在附近的村庄,一般的彩礼都是8万块钱左右。
穿金,一动不动,万紫千红一片绿,这不是在作诗,也不是顺口溜,而是山东省一些农村地区彩礼的标配。片中主人公之一……
过罢年,可能不少人在算自己的开销,但对于过年期间送数十万元彩礼的男青年们来说,过年的开销只不过是“毛毛雨”。
近年来,农村结婚彩礼“行情”暴涨,远远高于物价的上涨幅度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导致一些农村家庭苦不堪言,甚至因娶亲致贫。
近年来,农村结婚彩礼“行情”暴涨,远远高于物价的上涨幅度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导致一些农村家庭苦不堪言,甚至因娶亲致贫。
农村结婚彩礼“行情”暴涨,远远高于物价的上涨幅度。
长江流域如重庆市、武汉市等一些地区还存在结婚“零礼金”现象。
民声最可信,民意不可违。翻阅了网友们的“声音”,支持声、叫好声一片,这就说明红白事“指导标准”,这个可以有。
过罢年,可能不少人在算自己的开销,但对于过年期间送数十万元彩礼的男青年们来说,过年的开销只不过是“毛毛雨”。
新华网济南2月6日消息,每年春节期间是我国不少农村地区结婚“高峰期”。事实上,出台农村红白事指导文件,特别是限制“高价彩礼”,台前县并非个例。